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产褥中暑的治疗原则是迅速降温,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硷紊乱,积极防治休克。降温宜同时采用物理降温。首先将病人移置凉爽通风的地方,全身用冰水或酒精擦浴,在头、颈、腋下、腹股沟、腘窝部浅表大血管分布区放置冰袋,同时用电扇向病人吹风,并用力按摩四肢,以防止周围血循环的淤滞。
在采用物理降温的同时,应用药物降温,以氯丙嗪为最常用,其主要作用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扩张血管,加速散热,松弛肌肉,减少 震颤,降低器官的代谢和氧消耗量,防止身体产热过多。用法是将氯丙嗪25~50mg溶于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在1~2小时内注完。如情况紧急,可用氯丙嗪25mg或异丙嗪25mg溶于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100~200ml中静脉滴注,在10~20分钟内注完。若在2小时内体温并无下降趋势,可重复给药。降温过程中应加强护理,注意体温、血压、心脏情况,一待肛温降至38℃左右时,应即停止降温。
在降温的同时,应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24小时补液量控制在2000~3000ml,并注意补充钾、钠盐。抽搐病人可用安定10mg肌注,同时用抗生素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