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八·杂病上\胸中热第五] 寒水石汤 |
主身中大热,胸心烦满毒热方。寒水石(五两)泽泻茯苓前胡黄芩(各三两)柴胡牛膝白术甘草(炙,各二两)杏仁(二十粒,去皮尖、双仁)上一十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分三服。治热气上冲不得息,欲死不得眠方∶白薇槟榔白石英(研)枳实(炙)白藓皮麦门冬(去心)郁李仁(去皮)贝母(各二两)天门冬(去心)桃仁(五分,去皮尖、双仁,熬)车前子茯神(各二两)人参上一十七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竹叶饮下十丸,日二服,加至三十丸。竹叶饮子方∶竹叶(切)紫苏(各一升)紫菀白前甘草(炙,各二两)百部(二两)生姜(三两,切)上七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以下,丸尽更合。 |
[卷第十八·杂病上\胸中热第五] 龙胆丸 |
主身体有热,羸瘦不能食方。龙胆苦参黄连黄芩(各二两)大黄(三两)黄柏李子仁(去皮)栝蒌青葙子(各一两)上九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七丸,日二,不知增之。 |
[卷第十八·杂病上\胸中热第五] 升麻汤 |
主强壮身体有大热,热毒流四肢,骨节急痛,不可忍,腹中烦满,大便秘涩,升麻枳实(炙)栀子仁黄芩(各三两)香豉(一升)大黄(四两)杏仁(一升,去皮尖、双仁)生姜(四两,切)生地黄(十两)人参甘草(炙,各二两)上一十一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豉三沸,去豉纳药,煮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又主历节肿。又方∶升麻大黄(各四两)前胡栀子(各三两,擘)上四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
[卷第十八·杂病上\胸中热第五] 含消丸 |
主胸中热口干方。茯苓五味子甘草(炙,各一两)乌梅(去核)大枣(去核,各二七枚)上五味,捣筛为散,别捣梅枣令熟,乃合余药,更和捣五百杵,丸如弹子大,含之咽汁,日三夜二,任性分作小丸。 |
[卷第十八·杂病上\胸中热第五] 半夏汤 |
主胸中客热,心下烦满,气上,大小便难方。半夏(洗)生姜(各八两,切)前胡茯苓(各四两)白术(五两)黄芩(一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熬)枳实(炙,各三两)人参甘草(炙,各二两)上一十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旦服。若胸中大烦热者,冷服。大便难涩者,加大黄三两。 |
[卷第十八·杂病上\胸中热第五] 前胡汤 |
主胸中逆气,痛彻背,少气不食方。前胡半夏(洗)芍药甘草(炙,各二两)桂心(各一两)生姜(三两,切)黄芩人参当归(各一两)大枣(三十枚,去核)竹叶(一升,切)上一十一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又方∶前胡人参生姜(切)麦门冬(去心)饧(各三两)桂心黄芩当归(各一两)大枣(三十枚,去核)半夏(洗)茯苓芍药甘草(炙,各二两)上一十三味,咀。以水一斗四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
[卷第十八·杂病上\胸中热第五] 前胡汤 |
主寒热呕逆少气,心下坚,彭亨满不得食,寒热消渴,补不足方。前胡朴硝大黄黄芩甘草(炙,各二两)茯苓当归半夏(洗)芍药滑石石膏(碎)栝蒌附子(炮,去皮)麦门冬(去心)人参各一两生姜(二两,切)上一十六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分六服。 |
[卷第十八·杂病上\胸中热第五] 前胡建中汤 |
主大劳虚劣,寒热呕逆,下焦虚热,小便赤痛,客热上熏,头痛目赤,骨内痛及口干,皆悉主之方。前胡(三两)芍药当归茯苓桂心(各四两)人参生姜(切)白糖半夏(洗)黄(上一十一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去滓,纳糖,分为四服。 |
[卷第十八·杂病上\胸中热第五] 浓朴汤 |
主腹满,发热数十日方。浓朴(八两,炙)枳实(五枚,炙)大黄(四两)上三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纳大黄煮取三升,分三服,主腹中热,大便不利。 |
[卷第十八·杂病上\胸中热第五] 五石汤 |
主骨间热,热痛间不除,烦闷,口中干渴方。寒水石滑石龙骨牡蛎(熬)栝蒌赤石脂黄芩甘草(炙,各五分)知母桂心石膏大黄(各三分)上一十二味,捣粗筛之。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
[卷第十八·杂病上\胸中热第五] 竹叶汤 |
主五心热,手足烦疼,口干唇干,胸中热方。竹叶(切)小麦(各一升)人参(一两半)石膏(三两,碎)生姜(五两,切)知母黄芩茯苓麦门冬(各二两,去心)栝蒌半夏(洗)甘草(炙,各一两)上一十二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竹叶、小麦取八升,去滓,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 |
[卷第十八·杂病上\胸中热第五] 犀角汤 |
主热毒流入四肢,历节肿痛方。犀角(二两,屑)羚羊角(一两,屑)豉(一升)前胡栀子(擘)黄芩射干(各三两)大黄升麻(各四两)上九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
[卷第十八·杂病上\胸中热第五] 承气汤 |
主气结胸中,热在胃管,饮食呕逆方。前胡栀子(炙)桂心寒水石大黄知母甘草(炙,各一两)硝石石膏栝蒌(各二两)上一十味,捣筛为散。以水二升,煮药五方寸匕,取一升五合,分二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