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癌症 > 肿瘤 > 子宫肌瘤 > 正文

该如何预防子宫肌瘤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7-20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以下三种行为模式是造成内分泌紊乱、导致激素分泌过剩的罪魁祸首   十三、行为模式
  主要为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其作用机制较复杂,有拮抗雌激素作用的物质,也有促进雌激素作用的物质。新近研究发现,农业使用的杀虫剂——二氯二酚三氯乙烷(DDT)及其类似物有雌激素源性的作用,可促进子宫肌瘤的发生。
  十二、外源性雌激素类物质
  研究发现,绝经后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的妇女,无论是单用雌激素或雌、孕激素联合应用均有促进子宫肌瘤生长的作用。同时还发现,绝经后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的妇女,可明显提高子宫肌瘤的发病率。
  十一、激素替代治疗(HRT)
  目前研究发现,口服避孕药是否能增加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主要视口服避孕药的雌、孕激素组成成分而定。如果是含有高效高剂量孕激素为主的口服避孕药,则可降低子宫肌瘤的发病率;相反,则可提高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但如在较早的年龄(<13~16岁)使用口服避孕药,则可明显增加子宫肌瘤的发病率。
  十、口服避孕药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为人们所共知。但研究发现,吸烟能降低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一般认为,目前仍吸烟的妇女,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比非吸烟的妇女可减少50%。且吸烟的数量与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呈负相关。
  九、吸烟
  研究表明,美国黑人患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是白人的3.4倍。而东方人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又低于西方人。进一步研究发现,美国黑人体内有高水平的雌酮、雌二醇和游离雌二醇,从而可能促进子宫肌瘤的发生。
  八、种族差异
  多食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也可降低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并对小肌瘤有治疗作用。其机理在于,维生素可降低子宫肌层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对神经内分泌系统有调节作用,使甾体激素代谢正常化而促使肌瘤缩小。1980年苏联Палла дии报道以维生素A为主,加维生素B、C、E等综合治疗小肌瘤,效果达80%以上,无副作用。国内亦有试用,治愈率达71.6%,此法适用于小型肌瘤。用法:维生素A 150,000IU,自月经第15~26天,每日口服;复合维生素B 1片,3/日,自月经第5~14天口服;维生素C,0.5,2/日,自月经第12~26天口服;维生素E 100mg,1/日,于月经第14~26日口服,共服6个月。
  七、维生素
  子宫肌瘤患者注重的饮食:(1)、饮食宜清淡,不食羊肉、虾、蟹、鳗鱼、咸鱼、黑鱼等;(2)、忌食辣椒、麻椒、生葱、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饮料;(3)、禁食桂圆、红枣、阿胶、蜂王浆等热性、凝血性和含激素成分的食品;(4)、多食瘦肉、鸡肉、鸡蛋、鹌鹑蛋、鲫鱼、甲鱼、白鱼、白菜、芦笋、芹菜、菠菜、黄瓜、冬瓜、香菇、豆腐、海带、紫菜、水果等。
  尽管饮食与子宫肌瘤发病的相关性常不引起人们重视,但有研究报道,主食为动物食物的妇女,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主食为绿色蔬菜的妇女。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子宫肌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预防子宫肌瘤的发生,应:〈1〉饮食定时定量,不能暴饮暴食;〈2〉坚持低脂肪饮食,多吃瘦肉、鸡蛋、绿色蔬菜、水果等;〈3〉多吃五谷杂粮如玉米、豆类等;〈4〉常吃富有营养的干果类食物,如花生、芝麻、瓜子等;〈5〉忌食辛辣、酒类、冰冻等食品。
  六、饮食
  近年来研究发现,肥胖与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呈正相关。且妇女每增加10kg的体重可增加21%患子宫肌瘤的风险,或每增加1单位体重指数可增加6%患子宫肌瘤的风险。
  五、肥胖
  晚生育期年龄常被认为是子宫肌瘤发病的高危年龄。这种年龄常为40岁左右接近围绝经期,在此期间可能存在卵巢排卵功能障碍,同时也可能是妇女在此期间已有20~30年雌、孕激素累积作用的结果。
  四、年龄
  多次人工流产也容易导致子宫肌瘤,因此夫妻双方应积极采取避孕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人工流产次数。
  三、人流次数
  近年研究发现,有生育能力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显著低于不孕的妇女,并且随着妊娠次数的增加,子宫肌瘤的发病率逐渐下降,其原因可能为妊娠可减少雌激素作用的时间。
  二、分娩次数
  研究发现,月经初潮年龄越早,则子宫肌瘤的发病率越高。<12岁月经初潮的女性,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显著高于>16岁月经初潮的女性。
  一、月经初潮的年龄
  该如何预防子宫肌瘤?该如何预防子宫肌瘤介绍如下: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