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章转载自中国健康世界网:
2.术中放疗:术中对疑有残留癌处和不能彻底切除处,用β线进行一次大剂量照射。
1.术后放疗:术后放疗具有下列优点:①根据手术发现,在切除原发
肿瘤后,对可能残留肿瘤的部位进行标记、定位,从而使照射部位可能更精确,照射具有选择性,效果更佳。②原发肿瘤切除后,肿瘤负荷显着减少,有利于提高残留癌对放射线的效应。
术前放疗应严格把握剂量,以中等剂量(3500~4500cGY)为宜,既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又能提高手术疗效。
二)大肠癌放疗的方式.术前放疗:术前放疗具有下列优点,①癌细胞的活性减弱,使手术时播散或残留的癌细胞不易存活。②对巨大而固定,估计切除有困难的癌肿,术前放疗可使瘤体缩小,从而提高切除率。③放射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在血供或供氧减少时,术前癌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较术后高。
2.放疗、手术综合治疗,有计划的综合应用手术与放疗两种治疗手段。
1.对症性放疗:以减轻症状为目的。适用于止痛、止血、减少分泌物、缩小肿瘤、控制肿瘤等姑息性治疗。
(一)大肠癌的放疗方案根治性放疗:通过放疗彻底杀灭肿瘤细胞仅适用于少数早期病人及细胞类型非凡敏感的病人。
大肠癌的治疗方式 ~~三、大肠癌放射治疗:虽然手术切除是结
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然而单纯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较高,因为多数病员手术时已非早期,Dukes''''B期术后的局部复发率约25%~30%,Dukes''''C期术后局部复发率为50%左右,大多数局部复发发生在盆腔内,因此肿瘤侵入直肠四周软组织是手术无法彻底切除的。因此盆腔放疗是清除这些癌细胞沉积的唯一可供选用的有效方法。然而
结肠癌病人对术前及术后放疗均无显效。放射治疗仅适用于结肠癌病人的术中放疗。
.晚期直肠癌出现远处转移不宜做根治术,考虑行姑息切除或癌肿上段造瘘解除梗阻。
4.分化及固定程度:低分化癌局部复发率高,需切除较多边缘及进行彻底淋巴结扫除,中高分化恶性程度相对好,肿瘤边缘切除可以少一些;如癌与四周组织器官固定应一并切除,然后根据切除器官进行重建或改道。
3.性别、体型及年龄:女性骨盆宽,分离切除吻合比较轻易,宜尽量保肛,男性骨盆窄小,吻合困难,保留肛门要谨慎;瘦高型病人宜做保肛手术,而矮胖型病人则不宜;青年人直肠癌易早期出现转移,恶性程度一般较高。尽量选择迈尔氏术式,60岁以上的病人由于全身情况差,宜选择姑息性治疗。
2.病理类型:原位癌可切除癌下缘1cm直肠;溃疡型、菜花型、环形癌下缘切除4~5cm 直肠;浸润型癌下缘应切除7cm以上直肠。
1.肿瘤位置:肿瘤位于直肠上三分之一,即直肠上段,中段,经充分游离直肠后其下缘距肛门10cm以上者,可行保留肛门的前切除术;下三分之一即直肠下段癌,肛管癌,癌灶下缘距肛门缘6cm以下者,宜行迈尔氏术,并根据情况作腹壁造瘘或会阴肛门重建术,中三分之一即肿瘤下缘距肛门缘6~10cm之间,对术式选择争议较大,应根据肿块大小,分化程度及四周浸润情况决定。
大肠癌的治疗方式 ~~二、直肠癌的外科:治疗直肠癌的根治原则 根治的原则是将直肠和直肠以上的一段血管,连同直肠四周组织和有转移可能的淋巴引流区一并切除。根治的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将直肠肛管完全切除再行人工肛门;一类是将直肠部分切除保留肛门括约肌,选择手术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大肠癌的治疗方式 ~~一、外科治疗:外科治疗原则:①切除全部恶性组织。②全部切除或大部切除患癌的器官。③消除淋巴扩散的主要途径。④为了预防手术中触膜肿瘤时肿瘤细胞形成栓子,应及早的控制静脉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