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直肠癌分期研究纳入20例结直肠癌患者,他们经术后病理确诊为直肠癌分期TNM Ⅱ (n=5)或Ⅲ (n=15)期。在术后6个月到3年内,患者均出现肿瘤标志物水平异常升高或经其他影像学检查提示原发灶复发或远处转移。为评价其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患者同时接受WB-MRI和全身PET-CT检查。
结果提示,直肠癌分期① PET-CT确认了15个恶性淋巴结转移,WB-MRI确认了10个恶性淋巴结,在淋巴结受累的评估上,PET-CT优于WB-MRI。
② WB-MRI检测到了15例患者的27处肝转移,最小直径为3 mm,PET-CT发现了23处肝转移,最小直径为4 mm(图)。
③ WB-MRI发现了5例患者的19处肺转移,最小直径4 mm,PET-CT检测到了7例患者的25处肺转移。
④ 两种方法分别发现了3例患者的9处骨转移灶。
⑤ 两种方法都发现2例患者出现腹膜种植。
3例患者出现手术部位复发。所有患者均未见脑转移。64岁结直肠癌患者,曾因肝转移在外科手术的同时还接受了热消融术,2年之后进行随访。冠状位(A)与轴位(C) PET-CT融合图像,冠状位WB-MRI图像(B),轴位WB-MRI图像(D, E)。在PET-CT 与WB-MRI图像中,均可清晰地见到位于左肝的巨大转移灶。PET-CT图像显示,以前的热消融部位(箭头所指)并无活性,且在增强后WB-MRI影像上(三角所指)也没有出现造影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