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肠癌多为腺癌和鳞癌,从病理上说,这两类癌的毒性属中度,生长比其他癌相对缓慢,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甚至多年没有症状,较难发现。待出现症状,一般癌症已到中晚期。王医生的一位病人是名50多岁的妇女,一日吃完韭菜饺子后出现肠梗塞,到医院一检查竟发现患了结肠癌。她平时自我感觉良好,这次能发现肠癌,多亏了韭菜是粗纤维,通不过长了癌肿变狭窄的肠道!因此一些肠癌从发生到发现,其间可长达十多年。
医学研究表明,癌症是从基因渐变发展而来的,基因变异到一定程度,遇到某种诱因,如劳累致免疫力低下时,人就会长癌。但发展缓慢并不等于死亡率低,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达百分之百!
肠癌容易与多种疾病混淆
据广州市肿瘤医院的调查数据显示,大约有三至四成的肠癌病人因医生和病人本身的疏忽而被误诊。症状与肠癌易混淆的疾病主要有几种,如痔疮、肛裂、肠息肉、痢疾、胃溃疡、结肠炎等。它们都因大便带血而容易与肠癌相混,造成迷惑。其中,有50%的直肠癌病人早期被误诊为痔疮。
虽然同是大便带血,但实际上有所区别。肠癌患者因肠道梗阻会腹胀、腹痛,癌肿破裂时,大便会带脓血,且粪血相混。但痔疮、肛裂、肠息肉患者的粪便并不与血相混,而是附着在粪便的表面,而且血色鲜红或相对新鲜。胃溃疡病人的大便与肠炎病人有显著差别,往往排黑色或柏油状大便。
除粪便不同外,相伴症状也不一样。肠癌病人排黏液浓血便的同时,排便习惯会改变,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这是因为癌肿的生长影响了肠管的正常生理功能,一会痉挛,一会收缩所致。而痔疮患者排便时肛门可见突出物。肛裂者排便时肛门疼痛。肠息肉患者腹部不痛。痢疾病人会发烧,腹痛里急后重,即有便意着急上厕所但又总觉拉不尽。溃疡病人伴有上腹部长期性、周期性疼痛和经常嗳气、反酸及恶心呕吐。
工作紧张忽视健康
近年医学界关注到这样一种情况,肠癌日趋年轻化,特别是一些40岁左右的精英易患肠癌。他们有几个共同点:因忙于工作而饮食不规律,消化道生理节律被打乱,肠道运行不畅;精神压力大,影响肠胃功能,大便功能改变;饮酒过量,湿热存肠内,大便不畅。而且,年轻人免疫功能强,身体的对抗反应激烈,会刺激癌细胞的生长速度。
和众多从“草根”崛起的浙商一样,王均瑶大胆而敢于创新,注重实践且吃苦耐劳,意志坚定且百折不挠。“他玩命工作的操劳程度非常人能比。”
而说到这一原因时,王医生马上联想到广州医疗界一些患肠癌去世的精英。有一位还是消化疾病方面的教授,工作天天排得满满,教学、科研成果丰厚,但就是想不到自己也会中招。教授患有痔疮,平时大便免不了出血,因此对结肠癌疏忽大意了。待诊断出患结肠癌时,癌肿已经转移至膀胱、尿道和胃部,没救了。
广州大肠癌已成“癌老三”
广州大肠癌发病率正快速增长,在广州已排在癌症发病率的第三位,仅次于肺癌和肝癌。这是日前在穗举行的中国肿瘤学术大会上披露的。
据悉,与大部分癌症发病率逐年下降相反,世界上肠癌的发病率正以年均2%的速度上升。而上海的调查显示,我国肠癌发病率的增速是世界平均增速的两倍,达到4%。还有调查显示,上世纪60年代,我国的大肠癌患病率在10/10万以下,80年代上升到20/10万,90年代为24/10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高脂肪、高热量和低纤维素的摄入,不吃粗粮使大肠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相关链接
肠癌能早期发现吗?
既然肠癌是一种早期症状隐蔽的癌症,又容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那怎样才能及早期发现呢?王玺坤建议人们最好能半年甚至三个月就抽血做癌胚抗原检查、肿瘤因子检查等项检查。这类检查能发现哪个组织有早期癌变,如发现问题,再到相应的科室仔细检查,以便尽早确诊、治疗。
此外,当发现大便带血时,可去医院外科做直肠指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现是否患有直肠癌。若有血便、黏液便,有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等症状,最好去做结肠镜,摒弃侥幸心理。要知道这是目前早期诊断大肠癌最有效的手段。肠癌的高危人群———患有大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的人,更应进行定期复查或普查。
当然,要防肠癌,最终还是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吃得太精,少吃肉,多摄入淀粉和纤维,减少环境污染,坚持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