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临证要诀,针对肠癌临证要诀这个问题做如下介绍:
热入少阳、热入胃府、表里俱热、热积肠胃、瘀血发热、湿蕴发热、阴虚发热等不同,而分别选用:小
柴胡汤、增液承气汤、三黄
石膏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逐瘀汤类、三仁汤、清骨散等方加减。术后疼痛,属气滞不通胀痛者,用理气导滞法,以柴胡理气汤加减(柴胡、
郁金、
延胡索、
川芎、
白芍、炮山甲);血瘀经络刺痛者,用活血通络法,以桃红四物汤加减;脾虚寒凝隐痛,用温中健脾法,以大建中汤加减。术后气血亏虚,治以益气养血,可选用八珍汤、参苓
白术散等加减。
2、中药在本病的综合治疗中,因其自身毒副作用小,且适用范围广,能减轻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并有一定的增敏作用,能促进手术后机体功能恢复以及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改善病人的全身状况,提高生存质量,从而提高疗效。
(1)手术配合中药治疗:术前以辨证施治为原则,为手术创造条件,可酌情加用止血之品以防止种或术后出血,常选药物有:
旱莲草、
血竭、仙鹤草、
三七、白芨、
茜草根、槐角、白茅根、
荆芥炭、生地、大
小蓟、
地榆、
侧柏叶、血余炭、
藕节、丹皮等。另如:马齿苋、花生衣等可收缩毛细血管而止血;玉米须能增加凝血酶原而止血;紫珠草、
狗脊、
肉苁蓉等能增加血小板而止血;乌贼骨、
花蕊石、赤石脂、
龙骨、
牡蛎、浮海石、龟板等含有钙盐,能缩短复钙时间而止血;五倍子、棕榈炭、石榴皮等能收敛止血;术前均可酌情选用。术后则应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培本为主,以防止术后感染、肠粘连,并可增强体质,加快术后恢复。术后发热,可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应根据其
1、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湿热蕴毒,瘀毒互结为标;脾肾亏虚,正气不足是本。治疗过程中须标本兼顾。早期多以湿热瘀毒证为主,重在祛邪,以清热利湿、解毒祛瘀为法;中期常虚实夹杂,治疗则须扶正、祛邪兼顾;晚期则以脾肾阳虚、气血双亏、膈 肾阴虚等症为主,治疗上重在扶正,紧扣脾、肝、肾三脏而分别采用温补脾肾、滋补肝肾、补益气血之法。同时,各期均可适当加用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等抗癌中草药,如:
败酱草、
诃子肉、
乌梅、
女贞子、
薏苡仁、木鳖子仁、半枝莲、白花蛇舌草、
泽泻、核桃树枝、山慈菇、
夏枯草、草河车、铁树叶、肉苁蓉、土
茯苓、槐角、石榴皮、马齿苋、
苦参、瓦松、刘寄奴等。
(2)放疗配合中药治疗:放疗多为热毒外袭,易伤津耗液,同时有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致血象低下,恶心、呕吐、纳差等,故中医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养阴润燥、益气养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为治则,可选用扶正解毒冲剂加减(银花、
连翘、
天花粉、
石斛、
黄芪、鸡血藤、白术、茯苓、
陈皮、
鸡内金、枸杞、女贞子等)。若症见
腹泻甚,伴
腹痛、纳差、乏力等,为放射性
肠炎,中药辨治以健脾止泻,清热解毒为治则,可用参苓白术散合
葛根芩连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