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转移的病因病机认识,针对大肠癌转移的病因病机认识这个问题做如下介绍:
肿瘤的复发转移与人体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失调,正气亏虚,以及机体抗病能力降低等内环境失去平衡有关。而导致内环境失去平衡的原因,有身体过度疲劳、创伤、七情、年
龄增大、肾气日衰、
内分泌失调等。瘀血内阻是肿瘤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抗凝、促纤溶作用,对于防止肿瘤复发转移具有重要意义。李佩文认为对于肿瘤转移预防比治疗更有现实意义。徐氏等认为,免疫功能低下按中医辨证可分气虚、阴虚、气阴两虚几种。中药扶正,则可提高
癌症患者免疫功能和降低肿瘤细胞表面活性物质。孙氏认为肿瘤的发生是由于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痰凝、毒聚而形成的,表现为局部属实,全身属虚的病症。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痰毒瘀结愈盛,加之治疗时攻伐太过,正气亏虚日甚,促进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全身正气亏损乃肿瘤转移之根本,局部气血瘀滞,痰毒瘀结是肿瘤转移的关键。王志学认为肿瘤转移发生虽有一定的规律性,但转移灶的出现多数情况下是不可预知的,这与祖国医学中“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征极其相似,从“风邪”立论,风挟痰瘀,在体内无处不到,或阻于肺(继发肺肿瘤)、或郁于肝(继发肝肿瘤)、或动于肾(继发肾肿瘤)、或流窜经络(继发骨肿瘤)等,痰瘀着而不行,则变证丛生。论其“风”,当责之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渐至虚风内生。因此应当调理脏腑、补益气血、熄风化痰、活血通络的药物,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转移的发生。王志学认为活血化瘀与扶正培本、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疏肝理气等药物配合应用是抗肿瘤转移有效治法。邱氏等认为:消化道肿瘤处于脾虚状态特别多,健脾益气则可控制肿瘤的转移和复发。齐氏认为:病人之虚常涉及多个方面,但重点是脾肾二脏不足,邪实尽管在某个时期持续存在或增强,但本虚已不耐攻伐,单用攻伐,癌细胞更易增殖、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