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已明确大肠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据统计,10%~15%的大肠癌发生在一级亲属中患有大肠癌的人群中。大肠癌患者的一级亲属患大肠癌的机会较一般人要高3~4倍。现已发现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与遗传性非息肉性结-
直肠癌(HNPCC)与大肠癌的发病关系较为密切。另外,Cardner综合征及Turcot综合征等家族遗传性疾病也与大肠癌有关。经统计,有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家族史的患者患大肠癌的危险率大于50%,而FAP患者若未经手术等治疗40岁后发病率几乎为100%。
大肠癌的遗传因素是什么?下面介绍大肠癌的遗传因素:
现已发现大肠癌的发生是一个涉及多基因改变的多步骤过程,包括APC基因缺失与突变、DNA去甲基化、ras基因突变、抑癌基因DCC失活及抑癌基因p53失活等一系列的基因改变,使肠道黏膜上皮发生异常增生形成腺瘤直至腺癌。大肠癌的发生有多条通路,与HNPCC密切相关的还有错配修复基因,它的突变可以导致微卫星的不稳定性,使细胞自发突变的频率升高,导致肠道黏膜细胞广泛的突变。因此,遗传因素已经成为大肠癌发生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