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直肠癌术后能保肛吗: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癌症排行榜上位居第三。在直肠癌中,低位直肠癌所占比例最大。对付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手段是“一刀切”,以前除了切除肿瘤外还被迫将患者的肛门一并切掉,然后在腹壁上人为地开个口子,连接上“便袋”,用于患者排便。手术后患者只能带着“便袋”生活,度日艰难,甚至有损尊严。
当今社会,病患已不再满足于某种器官功能丧失的生活,有着“缓解或治愈疾病,改善生活质量”的双重标准。这就引发了医学界对直肠癌治疗方式的思考:如何避免终身“人造肛门”又保留健全的控便功能?如何尽量降低局部复发率和提高5年生存率?随着专家们对直肠的解剖生理、直肠癌病理和生物学特性的执著探索,以及近年来外科新器械的飞速发展,保住患者肛门正逐步从愿望变为现实。
腹腔镜下极限保肛术日趋成熟
李先生今年55岁,来自湖南岳阳。今年年初,李先生出现两次便血症状,每次约20毫升,到当地医院看病被诊断为直肠肿瘤,需要手术切除肿瘤和肛门。为求保住肛门,李先生转入湘雅医院治疗。
经仔细检查后,医生发现肿块位置距肛缘不足4cm,且呈菜花状。术前两次取组织活检报告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相当于重度异型增生或者原位癌,是早期的恶性肿瘤。该肿瘤局部扩散转移的机会少,在肿瘤根治的前提下可以尽量满足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保留肛门。但由于肿瘤所处位置很低,保留肛门的手术难度更大,因为根据传统的手术原则,距肛缘5~7cm以下的直肠肿瘤切除需要同时切除肛门。
经过研究分析,并征求了患者亲属的意见后,医生决定为他施行腹腔镜下极限保肛手术:医生在患者腹部穿刺了5个孔,将手术器械和摄像头通过5个穿刺孔探入病人的腹腔,将病变直肠切除,进行结肠肛管吻合,保留肛门。历经3个小时,手术获得了成功,术后5天李先生即康复出院。
李先生的手术完全按根治直肠癌原则实施,进行了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完全保留了盆腔自主神经,然后经肛门进行直肠黏膜下剥离,将远端直肠肿瘤经肛门拖出、切除,并手工完成乙状结肠直肠肛门吻合。这种术式保留了完整的肛管直肠环结构,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肛门功能,明显提高了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机会。而且手术的创伤极小,腹部只有5个穿刺孔,最大的切口仅1厘米,整个手术出血不到50毫升。
这个病例,充分体现了在腹腔镜下实施直肠癌手术的优势:人体的盆腔就像一口锅,上宽下窄,在传统开腹手术时,盆腔底部基本上是一个无法看清的盲区,而利用腹腔镜技术就可以看着清晰的图像进行规范操作,甚至很小的淋巴也能看得很清楚,从而使淋巴清扫更彻底。
“保肛”还是“弃肛”
肛门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那么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保肛”或“弃肛”呢?这牵涉到很多具体因素,包括:肿瘤下界到肛门缘的距离、肿瘤的大小、侵犯深度、病人的骨盆情况、基础疾病(主要指肠道的炎性疾病)、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甚至病人的经济状况等。目前,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的医院,甚至同一个医院的不同医生之间所掌握的标准都不一样。在以上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肿瘤下界到肛门缘的距离和医生的观念与技术水平。
直肠的总长度大约15厘米,以腹膜返折为标志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肿瘤手术保留肛门不存在任何技术问题,下段肿瘤手术则大有讲究,既要做到符合肿瘤手术的操作原则,不会因为保留肛门而增加局部复发的机会,又要使所保留的肛门有良好功能。如前面案例中的李先生,其肿块位置距肛缘不足4厘米,我们在选择手术方案时就要充分考虑这两点,既完全按直肠癌根治原则实施手术,又保留了其完整的肛管直肠环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肛门功能。
医生的观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肿瘤手术不同于普通的外科手术,除了外科手术基本的无菌观念和微创观念外,要求手术医生要有根治观念和无瘤观念。以前大家强调手术的根治性,认为弃肛手术的彻底性远远高于保肛手术,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规范的保肛手术术后局部复发和2年生存率均与弃肛手术相似。
另外,医生的技术水平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只有高水平的技术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肛门括约肌的损伤,维持良好的神经反射,而这两者直接关系到肛门的功能状态。一个解剖清晰、出血少、对病人干扰小的手术,会使病人恢复更快,并发症少,提高保肛手术的安全性。
总而言之,肿瘤下界距离肛门5厘米以上,没有特殊情况(如骨盆狭小、肿瘤大)的直肠肿瘤病人,在使用吻合器的情况下,高水平的外科医生可以保住绝大多数患者的肛门。而术前放射治疗和化疗可进一步增加这种可能性。
低位保肛手术犹如“风险投资”
任何手术都会有风险,特别是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更是存在成功与失败并存的风险,医生和病人都面临着挑战。尽管近年来医学界直肠癌手术的“保肛运动”呼声很高,保肛手术已成为直肠癌治疗首选的术式,但这些保肛手术效果不一,有的可以很好地保留患者的肛门功能,也有不少手术虽然保留了患者的肛门,但肛门功能保存的效果却比较差。这是因为这一手术方式容易损害患者的肛门内括约肌和神经,从而损伤肛门功能。如果保肛效果不好,患者会过得很艰难,最明显的表现是病人控制不了大便次数,往往一天拉十几次大便,白天几乎每小时一次,而且有排不净的感觉。保肛效果特别不好的患者,不仅不能控制肛门的功能,而且肛门基本上就像个敞开的“伤口”,粪水不断往外流,屁股周围整天都是腥臭。
就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而言,若坚持选择“保肛”术式,就必须要有“风险投资”意识,要客观、科学、综合分析和判断风险因素。在施行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由于骨盆腔空间狭小,器械操作困难,肠道吻合机会往往只有一次,因此,对于超低位保肛手术病人来说,只有一次“投资机会”。而医生则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利益,判定该“风险投资的可行性”。风险投资成功,病人保住了肛门,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若手术不圆满,术后仍发现有癌细胞存在,则意味着保肛手术已无意义。应该说99%的病人是受益的,只有1%是失败的。如何看待这个数据至关重要,没有1%病人的理解、谅解、包容和承担风险,医生就不敢冒险,从而使99%的病人获益。
需要强调的是,在这特殊的“风险投资”中,医患双方都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保命第一,保肛第二”,这样才能确保病人获得最大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