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癌症 > 肿瘤 > 胰腺癌 > 正文

胰腺癌细胞起源和演进的新实验证据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8-2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糜蛋白酶和细胞角蛋白双重染色证实细胞持续性移型是导管复合体形成的主要形式,表现为糜蛋白酶完全丧失,继而角蛋白开始表达,但也有糜蛋白酶和细胞角蛋白共存的细胞。而对照组中所形成的导管复合体在包埋氯化钠后1个月时均未转化成胰腺癌

    在这种移型过程中,胰岛细胞也参与了导管复合体的形成。在包埋dmba后1个月,有典型导管腺癌形成,管壁异型细胞侵入周围的结缔组织中。4个月时,70%组织切片中有胰腺癌。

    结果显示,在包埋dmba后第1天,胰腺腺泡小叶广泛水肿,急性炎症细胞浸润,有大量坏死和凋亡细胞。第2天,腺泡开始移型,表现为腺泡腔增大,糜蛋白酶边集,提示为储存酶原的腺泡细胞。第4天,有导管复合体形成,在腺泡向小导管的演进过程中,腺腔增大,管壁变薄。

    我们选择sd大鼠为实验对象,实验组包埋致癌物二甲基苯并蒽(dmba),对照组包埋氯化钠晶体。

    我们进行的动物实验表明,胰腺分化良好的导管复合体具有导管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和分子标记物,致癌物可使导管复合体中的某些细胞转化成胰腺癌细胞。因此,这些转化的细胞可能来源于腺泡细胞和胰岛细胞。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