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其他症状。病人有时可能有
腹泻和
便秘及下腹部不适,也可有发烧等,有些病例可先出现转移灶的症状,如卵巢或脾围肿块等。
4.出血和黑便。此症状的出现有迟有早,大约有20%的病例出现在早期表浅型
胃癌,出血量在30毫升以下者仅有大便潜血阳性,出血量较大量可有呕血和黑便。必须警惕一些平时没有
胃病史的中老年人,一旦出现黑便时应考虑胃恶性瘤的可能,要作进一步的检查。
3.恶心、呕吐。初时仅有食后不适,饱胀及轻度恶心,随着病程的进展,
肿瘤引起的梗阻及胃功能紊乱的症状日渐加重,可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中有隔夜食糜,并有腐败臭味,也常存咖啡样食物。
2.消瘦、乏力、食欲减退。这是胃癌另一组常见而又非特异的症状,有时这些也是胃癌的首发症状,在排除
肝炎的情况下,与上腹部疼痛结合起来容易联想到此病的可能。不少病人厌油,食欲减退,或餐后饱胀不适、嗳气等而自动限制饮食,消瘦日渐明显,并相继伴有乏力、
贫血、恶病质等。
1.上腹部胀痛。上腹部胀痛是胃癌最常见的症状,但无特异性易被忽视该症状出现较早,是大部分胃癌患者均有的症状。初起时仅感上腹部不适或有膨胀、沉重感,有时心窝部隐隐疼痛,常常被认为是饮食不节、
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给以相应的对症治疗,症状可暂缓。胃部癌肿常常可引起十二指肠的功能改变,而出现节律性疼痛,更易被误认为溃疡而被忽视;当病情进一步发展,疼痛发作频繁,症状持续,疼痛加重甚至出现黑便或发生呕吐时,才会引起重视;但此时多已是胃癌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根治的时机。因此,对40岁以上者,必须警惕上腹这一常见而又无特异的症状,应积极进行检查。
提高胃癌的治疗效果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处于早期阶段的胃癌,只要通过手术治疗,即可达到根治目的。因此当年龄在30岁以上,特别是40岁以上,曾患有多年胃痛史,并已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溃疡、残胃、胃
血吸虫病患者应特别注意。另外,有的患者虽无胃痛史及上述疾病,但有以下症状出现时,可能是胃癌的早期信号和早期表现,应引起注意并进一步检查,排除早期胃癌。胃癌的早期征兆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