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癌症 > 肿瘤 > 胃癌 > 正文

胃癌癌前状态的影响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6-2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1.癌前状态(precancerousconditions)
  (3)残胃
  根据内镜下所见的黏膜形态,慢性胃炎可分为非萎缩性、萎缩性和非特异性3种。现已公认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一种前期病变,尤其在与胃息肉或肠化生同时存在时。全国胃癌综合考察的材料表明,胃癌高发区浅表性和萎缩性胃炎病例明显多于胃癌低发区。慢性胃炎患者胃内的细菌数量、NO2 含量及硝酸盐还原菌检出率均升高,这也说明了慢性胃炎患者胃内环境的改变有利于N-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2)胃黏膜异型增生
  (1)胃黏膜肠化
  任何胃的良性肿瘤都有恶变的可能,而上皮性的腺瘤或息肉的恶变机会较多。在胃息肉的手术切除标本中,14%的多发性息肉有恶变,9%的单发性息肉有恶变。
  (1)胃溃疡
  肠化分为完全型肠化(Ⅰ型)和不完全型肠化(Ⅱ型),后者又可分为Ⅱa和Ⅱb两个亚型,Ⅱb亚型因具有硫酸黏液又被称为“结肠型”化生。目前普遍认为完全型肠化与不完全型肠化Ⅱa型癌变机会不多,而Ⅱb型不完全型肠化与肠型胃癌的发生关系较为密切。
  胃癌癌前状态的影响是什么?下面介绍胃癌癌前状态的影响:
  血清蛋白经巨大胃黏膜皱襞丢失,临床上有低蛋白血症与水肿,约10%可癌变。
  (2)胃息肉
  关于胃溃疡能否癌变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论。不少人认为胃癌的发生与溃疡无关。但从临床或病理学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两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至少两者的高相关性可以提示其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国内报道胃溃疡的癌变率为5%~10%,尤其胃溃疡病史较长和中年以上的患者并发胃癌的机会较大。其发生机制可能为溃疡边缘的黏膜上皮和腺体受胃液侵蚀而发生糜烂,在反复破坏和再生的慢性刺激下转化为癌。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的发病率远较一般人为高,其中BillrothⅡ式高于BillrothⅠ式。这主要与胆汁、肠液和胰液等肠内容物反流至残胃有关,也与残胃内pH值高,使细菌易于繁殖有关。
  2.癌前病变(precancerouslesion)
  是指胃癌发生危险明显增加的临床情况或疾病。目前公认的胃癌癌前状态有以下几种。
  (5)巨大胃黏膜皱襞症(Menetrier病)
  (4)慢性萎缩性胃炎
  又称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指胃黏膜上皮细胞偏离了正常生长和分化的病理学变化,包括细胞异型、结构紊乱和分化异常,是公认的胃癌前期病变。按照WHO专家小组提出的意见,将异型增生分为轻、中、重3级。内镜随访研究显示,异型增生增加胃癌发生危险的比例,轻度异型增生为2.5%,中度为4%~8%,重度为10%~83%。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