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乳腺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配合放、化疗、内分泌治疗等西医综合治疗为主,在中医院乳腺癌专科应如何发展、如何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异军突起、确立优势是应该深入思考的。
窃以为本院乳腺癌专科首先是一个能为病人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全面优质服务的专科,其次应是有别于西医院之有中医特色之乳腺癌专科。乳腺癌专科如何发挥中医特色,外治疗法是重要途径。
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因其简便实用、疗效奇特而受到中外医学界的普遍关注。从战国时期中医奠基性著作《黄帝内经》的问世到清朝同治四年中医外治专著《理瀹骈文》的刊行,历时两千年,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古代医家积累了宝贵的中医外治经验,创造了丰富的中医外治方法。
《理瀹骈文》是我国笫一部外治疗法专著,堪称“外治之宗”。该书是清代医家吴师机(1806~1886)所著。书名盖取¨医者,理也;药者,瀹也¨之意,又因正文是用骈体文写成,故取此书名。该书总汇了清末以前千余年的外治之百川,计有贴、涂、敷、覆、摊·熨、灸、照、烧、爆、熏、蒸、煮、糁、掺、扑、搽、拭、揩、扫、拓、搭、摩、擦、搓揉、按、吹、嚏、嗅、搐·闻、吸、洗、沐、浴、浸、渍、浇、喷、馔·滴、点、灌、漱、纳、填、塞、导、枕、铺、煅坑、坐、罨、掩、托、握、箍、套、佩、戴、挂、着、缚、裹、包、扎、兜、针、刺、挑、掐、吊、抽、蹬、刮、拍、割缝、拨罐、刮沙、咂吸、吮、吐、粘、膏、摄生、导引、精神疗法等80多种不同外治疗法,同时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将中医外治发展到更为系统的阶段。
乳腺癌在中医文献中称为乳岩、石痈、石榴翻花发等,属中医外科范畴。但由于乳房的生理、病理受到体内脏腑经络功能的影响,因此在乳岩的治疗中,强调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多种内治的方法,以调整脏腑、经络失常,同时亦认识到局部禁用针刺,艾灸及外敷腐蚀膏药,禁用中医切开法等。如《外科证治全书》内已载¨···误贴膏药,定致日渐肿大,内作一抽痛,已觉迟治···大忌开刀,开刀则翻花,万无一活¨。鉴于以上认识,在乳岩的治疗中医家们都非常重视内治的运用,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反而忽视了外治法的独特作用。
多年前曾反复拜读《理瀹骈文》,终究因临床经验不足,且因该书眉目不清,骈文体裁,字句古奥,外治法散于小注中,难于理解运用。近幸能侍诊蔡炳勤教授多年,得其谆谆教诲,再读该书,结合近乳岩诊治体会,始略有所悟。为求发扬中医外治优势,所以不揣浅陋,略述一、二。
1·开拓外治法思路,内外并举。
外治内治,中医治病两大法门。从历史沿革看,外治之法创立无疑先于内治之法。《内经》虽有〝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之说,而吴氏认为不唯外症可用外治,内症亦可用外治,亦指出¨治虽在外,无殊内也。外治之学,所以颠扑不破者此也;所以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者此也¨。主张内治与外治并重,强调〝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所谓¨外治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然外治并非以一药应万病,当与内治一样,即〝治病求本〞在此原则指导下,该书综合运用贴、涂、敷、薰、吹、洗、灌、戴、塞等80余法,中药外治方剂达1500余首,广泛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热病、诊断、预防等诸多方面。而且外治法亦非仅中药外治,尚含针灸、按摩、刮痧、导引、摄生等。故在乳腺癌的治疗中,除应遵循局部禁用针灸、敷贴、中医切开等原则,亦应不拘泥于此,充分结合乳癌的发生、发展规律,并针对不同的疾病阶段,充分认识西医手术、放化疗之优缺点、并发症等,积极运用中医外治法的各种方法,以增加治疗手段、提高疗效,充奋发挥中医外治特色。
所以〝内外治皆足防世急,而以外治佐内治,能两精者乃无一失。为医家计,似不可不备此外治一法〞。
2·法宗经典,变通古今
吴氏法宗经典,却不为经典所拘,而是根据《易经》〝穷则变,变则通〞的哲学思想,变通古今,辟中医外治之新径。
当今社会,科技突飞猛进,中医外治亦有新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果使中医外治更加科学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中医外治机理,如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已有较大进展,并率先走向国际;中医外治剂型改良发展迅速;不断探索中医外治新途径、新方法,外治适应症范围也逐渐扩大,利用声、光、热、电、磁等原理研制的多种不同类型治疗仪已大量应用于中医外治临床。中医外治现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如何发挥中医外治优势?窃以为绝不可拘泥于古籍、旧法,亦必需充分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将现代医学介入、热疗、电化学治疗、离子导入、透皮疗法等手段引入乳腺癌中医外治领域,方能贯通中西,打破乳癌中医外治应用乏术之僵局。正所谓〝变则通〞。
3·内治无功,外治取效内治、外治之方,药味虽同,但往住收效不一,缘由〝诚以服药须从胃入,再由胃分布,散而不聚,不若膏药之扼要也〞。易汤为膏、变内治为外治,药力直达病所,正所谓〝膏药治脏腑均妙者,盖见病则治,不走迂途,中病即止,亦无贻患,经所谓适其所是也〞。
正如晚期乳癌,局部溃烂翻花,状如岩穴;或患肢高度肿胀,胀痛难忍;或肿瘤肝转移,肝肿大、剧痛难忍;或乳癌术后皮瓣坏死等,内服中药,实如隔靴搔痒,但如局部外治用药,常可建功
4·天人合一、动静相宜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该书虽以治病为主,但上工治未病,故吴氏亦强调之摄生、导引、饮食疗法甚至精神疗法等,实属难能可贵。
气机郁滞、乳络壅阻常是乳岩直接发病病因或诱发因素。既病如能顺应自然,保持乐观、纠正悲观失望、消极等心理状态,启发激励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食疗、导引、气功、体疗等,常能取得单一医学模式治疗所无法比拟的效果。现代医学模式正逐渐从〝生物医学〞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转变,中医外治包括摄生、导引等将愈来愈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现仅将蔡炳勤教授以中医外治治疗乳腺癌的经验作一扼要介绍,以期能起到抛转引玉之效:
1·局部晚期乳腺癌(IIIA、B):采用术前区域动脉持续灌注中药抗癌药物如榄香烯乳等,通过肘动脉插管、超选择将导管留置于乳癌主要供血动脉,持续10天将中药灌注入乳癌组织内,使抗癌中药得以高浓度、长时间直接接触肿瘤、有效地大面积杀死癌细胞,取得了较常规西药静脉化疗优越且毒副作用轻微的效果。这是中药内服、外敷所无法比拟的。
2·失去手术机会、局部溃烂翻花之乳腺癌:采用局部超声离子导入中药抗癌药液,然后辅以电化学治疗,2~3个疗程(1个月内)可使大部分溃烂之肿瘤坏死脱落,有效控制了局部溃烂、出血、腐臭等症状,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如配合中药介入治疗,部分病例尚有再次手术之机会。
3·乳腺癌术后患肢运动障碍:采用指压百会,目窗、天冲穴,配合天冲穴施灸、患肢按摩、炼功等体疗方法,术后一月多能恢复正常功能。术后肩周炎施以刮痧术,刮拭大椎、大杼、膏盲俞、神堂,肩井、肩 、肩 、天宗、曲池、合谷、列缺等。
4·乳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采用温中降逆中药填脐疗法配针灸疗法,可有效控制恶心、呕吐。填脐疗法较好地解决了患者恶心、呕吐期间较难内服中药的矛盾。
5·乳癌术后皮瓣坏死:以祛腐生肌膏(自制,不含动物及贵重药物)外用,可取得效好、价廉的效果。近期又通过改进剂型,将油膏改进为生肌膏油纱及便装软管装,令使用、携带、保存更方便。
6·乳腺癌溃烂、腐臭:予黄柏、土黄莲煎水湿敷,可迅速控制局部腐臭、流水,减轻患者痛苦。
7·放射性皮炎或溃疡经久不愈:以三黄洗剂(大黄、黄柏、黄芩、苦参)湿敷,配生肌玉红膏(《外科正宗》)敷贴,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痒,润肤生肌之效。
8·肺转移癌患者:可尝试中药抗癌药物介入治疗及抗癌中药超声雾化吸入,令药物直达病所。
9、晚期肝转移癌:可于右胁部敷贴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消肿止痛之膏药,通过透皮吸收,直接作用于病灶,达到减轻和消除疼痛、缩小和软化癌肿、抑制扩散、为汤药所不能及,且能避免内服中西药物所致恶心呕吐,消耗正气等副作用。
10·乳癌术后患者:指导其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简单易学、行之有效之体疗,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同时组织〝乳腺癌患者联谊会〞以增进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沟通,各自介绍自己的防治经验教训,相互关心、帮助、支持、鼓励,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目前乳腺病、乳腺癌发病率日益升高,乳腺癌正成为危害妇女健康之主要疾病。而中医药疗法在防治乳腺病方面有其显著的特色和优势,这正是中医院乳腺专科不断涌现和发展的原因,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充分认识中医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承先启后,吸取现代医学的新成果,扬长避短,才能不断提高乳腺癌的防治水平,突出中医优势,为人类健康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