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中位随访55。7个月的结果显示,两组DFS有显著差异(HR=0。76,P=0。0001),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DFS)也有显著差异(HR=0。76,P=0。03),治疗结束时依西美坦治疗者DFS改善,绝对值增加3。3%。ER阳性或不明的患者,中途换用依西美坦的总生存情况也较TAM持续治疗5年有显著获益。同时,中途换药方案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能显著降低血栓栓塞事件风险,严重妇科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TAM治疗方案并可逆转TAM引起的子宫内膜增厚。应用TAM出现子宫内膜增厚(
是一项重要的芳香化酶抑制剂中途换药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纳入4724 例单侧浸润性ER阳性或状态不明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这些患者经2~3 年TAM治疗后,随机改为依西美坦(2352例)或继续使用TAM(2372例)治疗,共完成为期5年的内分泌治疗。主要终点是DFS,次要终点为OS。
后期扩增方案NSABP B-33研究,中位随访30个月的结果表明,TAM治疗5年,后期再换用依西美坦的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FS)显著延长(P=0。004)。因此,后期扩增方案能显著降低患者复发风险,且安全性良好。
和BIG 1-98为芳香化酶抑制剂初始全程方案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阿那曲唑和来曲唑作为初始辅助治疗,有效性(DFS)优于TAM。而正在进行的TEAM研究,目前设计方案为依西美坦5年初始全程治疗与TAM治疗2~3年后,中途换用依西美坦3~2年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研究结论:TAM治疗2~3年换用依西美坦可延长患者OS和芳香化酶抑制剂辅助治疗策略包括初始全程方案、中途换药方案和后期扩增方案3种。
适合国人的芳香化酶抑制剂辅助治疗策略——中途换药
在乳腺癌内分泌辅助治疗、结肠癌辅助治疗和乳腺癌细胞毒辅助治疗中,DFS更成为公认的主要审批依据。与标准细胞毒治疗相比,内分泌治疗副作用最小,风险-获益有优势。DFS可以作为临床获益的替代指标,提供临床获益的直接证据。
判抗肿瘤药物审批中公认的终点指标: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年,美国FDA颁布了一项指南,评价了抗肿瘤药物审批中的临床试验终点。在辅助治疗中,总生存期(OS)是公认的最可信的研究终点,如果可以实施,则是首选终点。但如果生存延长很难终结,OS不易达到时,DFS有重要评估价值。
抗肿瘤治疗临床终点评
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治疗,首选既往从未用过的药物,珍惜每种药物,用足化疗剂量,争取最好疗效。同时,需尽量延长解救治疗有效药物的用药时间,确定疾病进展再改用其他治疗,以最长的用药时间,争取最长的临床获益时间。
其实我们在10年前就撰文指出,不论ER是阳性还是阴性,都可选用内分泌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7,17(2):70-2)。但只有严密观察,科学评价有效的患者才能持续用下去。我们并不期待ER阴性,或内分泌治疗耐药的患者有多高的有效率,但不要随意剥夺他们的用药机会。
选择指南建议:晚期乳腺癌优选毒性最小的治疗方案,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适宜先用内分泌治疗年NCCN指南建议,对于复发转移或Ⅳ期乳腺癌患者,解救治疗可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但不能治愈。因此,应优先选择毒性最小的治疗方案。如果可能,采用内分泌治疗将优于细胞毒治疗。ER阳性和(或)PR阳性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适宜开始就使用内分泌治疗。指南在2008年首次提出,激素受体阴性或对内分泌治疗耐药的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如果仅有骨或软组织或无症状的内脏转移,也可考虑参加内分泌治疗的临床研究。
阳性晚期乳腺癌解救治疗
在2007年圣加仑(St Gallen)共识中,对于芳香化酶抑制剂(AI)的应用策略,委员会明确倾向于他莫昔芬(TAM)治疗 2~3年后换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少数人同时支持起始就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几乎没有人倾向于TAM治疗5年后换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策略。但是对于已经完成 5年TAM治疗的患者,大部分委员支持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再用一段时间芳香化酶抑制剂。对于高危患者或HER2阳性的患者,更多委员接受起始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策略。对于接受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抗抑郁药的患者,半数以上委员也支持起始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
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治疗指南建议,对于常见组织学类型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需要确定所有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状态。凡ER或PR阳性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不论年龄、淋巴结状态或是否应用了辅助化疗,都应考虑辅助内分泌治疗。
指南和共识建议: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应予辅助内分泌治疗,其中他莫昔芬治疗2~3年换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策略受肯定。
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药物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已证实,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能够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甚至达到治愈的目的。而晚期乳腺癌因为根治无望,其治疗目标是控制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使患者能够与肿瘤共存。
中国是乳腺癌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0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发布的《中国乳腺癌防治现况报告》显示,在我国城市地区乳腺癌发病率已进入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前3位。根据WHO的统计,每年全球新发乳腺癌病例超过一百万,欧美发达国家平均不到十名女性就有一名患乳腺癌。北京、上海两地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分别为 45。0/10万、54。9/10万,在十年间上升了23%和31%,已经接近西方乳腺癌高发国家的水平。但中国妇女发病年龄较轻,30岁以后患病人数明显增加,40~50岁达到构成比中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