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癌症 > 肿瘤 > 乳腺癌 > 正文

专家指点乳房自检8步骤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6-1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据报道,鱼类食品吃得较少的美国、瑞士、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家的妇女,乳腺癌发生率均较高,而摄取鱼类食品较多的日本,妇女乳腺癌发生率则较低。专家们说,鱼类中含有一种脂肪酸,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经常适当地多吃些鱼,对预防乳腺癌十分有益。

  3、多吃鱼类
  白菜里含有一种化合物,约占白菜重量的1%,能帮助分解雌激素。豆制品则含有异黄酮,能有效抑制乳腺癌的发生。此外,玉米、食用菌类、海藻类、大蒜、西红柿、橘类和浆果类水果等蔬果也有作用。
  2、多吃白菜和豆制品
  咖啡、可可、巧克力,这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黄嘌呤可促使乳腺增生 ,女性特别是绝经前妇女,如果过多地摄取这类食物,随着咖啡因的大量摄入,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地增加。因此,女性尤其是中年以上的女性,应少饮咖啡,少吃巧克力。
  1、 少喝咖啡
  如何有效预防乳腺癌,除了以上五点守则,在日常饮食中也是有“法”可依的。根据乳腺癌高危因素中的“不良饮食习惯”,女性朋友应该避免“高热量、高脂肪”的饮食习惯,确保在饮食搭配、食物选择方面做得以下三点——
  男人也会得乳腺癌!乳腺癌不是女性的“专利”。凡有乳腺组织的部位都可以发生乳腺癌。男性一般发病年龄在50岁以后。高危人群:睾丸发育不全,有隐睾、睾丸萎缩等;肝功能不全;治疗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而应用雌激素或有长期应用异烟肼、奋乃静等药物史者。男性乳腺癌的发生率较低,大约占乳腺癌发生率的1%左右,但由于男性乳腺体积小和淋巴管短,癌细胞更容易扩散。
  守则五:乳腺癌不是女性“专利”
  乳腺癌主要是一个成人病,但已经表现出低龄化趋势,因为现在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自然视为掌上明珠,拼命给孩子增加营养,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不算,还从市场上盲目购买儿童食品给孩子补身体,其中不少补品就含有激素,促使女孩子的生长发育加速,性早熟。据统计,上海女孩子的月经初潮年龄已经由16岁提前到了13岁,女性月经初潮早,意味着乳腺组织更暴露在雌激素的作用之下早,患病的可能性大、年龄可能早研究已经表明:女性初潮年龄提前一年,一生中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就增加20%。所以,预防乳腺癌要从娃娃抓起,决不是危言耸听。
  守则四:从娃娃抓起
  很多都市女性白领不愿意生育或推迟到30岁以后生育,但她们并不知因此可能使她们失去一次增强抵御乳腺癌能力的机会。因为女性第一次足月的妊娠可以导致乳腺上皮发生一系列变化而趋成熟,使得上皮细胞具有更强的抗基因突变能力,同时产生大量的孕激素,孕激素对于保护乳房健康很有用,所以,怀孕、分娩、哺乳虽然辛苦,但可大大增强了女性的抗疾病能力,这种能力越早获得,对于防止乳腺癌的发生就越有利。
  守则三:生育也别太晚
  它在发挥延长女性的“青春期”的功效时,也给女性带来了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甚至癌变的危险。
  现在市场上的很多女性保健品,都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雌激素是一把“双面刃”,
  守则二:保健品别乱吃
  有句笑话说,上海乳腺癌的发病率与上海人的体重一起“蒸蒸日上”。说明体重和乳腺癌有密切关系。看看这组数据就知道了:如以70公斤为标准体重,每增加10公斤,乳腺癌的发生率提高20%,而60岁左右的女性体重每增加10公斤,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将增加80%。
  守则一:要舍得“口福”
  预防乳腺癌的五点守则是什么?
  有些药物如降压药利血平、吩噻唑等及甾体类药物有增加乳腺癌患病率的作用。有些保健品、护肤品、化妆品中含有致癌成分,在使用中也要特别慎重。另外,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蔬菜、水果上的残留农药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癌成分。
  第九 药物影响
  乳腺癌与人体内分泌平衡失调有关系,在各种内分泌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雌激素、孕激素。循证医学表明,妇女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有增加乳腺癌的发病危险,因此妇女不能随便补充雌、孕激素。
  第八 激素干扰
  据调查,性格内向、精神长期抑郁、早期生活不幸福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因素。都市年轻女性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精神长期处于应激紧张状态,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平和。这些精神因素与不良生活工作方式加在一起对乳房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第七 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
  有些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女性白领坐多动少、缺乏锻炼、接触阳光少。大多职业女性由于工作关系,长时间紧箍着乳罩,难得给乳腺“松绑”;还有些职业女性迫于工作的压力或追求事业的成功,过着单身贵族或丁克族生活,不成家,不要孩子。这些因素都与乳腺病有关。
  第六 不健康生活方式
  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人均消化脂肪量有较强的相关。不科学的、不健康的“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习惯,导致乳腺癌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第五 不良饮食习惯
  乳腺是对电离辐射致癌活性较敏感的组织。年轻时为乳腺有丝分裂活动阶段,对电离辐射致癌效应最敏感,而电离辐射的效应有累加性,多次小剂量暴露与一次大剂量暴露的危险程度相同,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接受过胸部放疗的,长大后患乳腺癌的机会也增加。
  第四 电离辐射
  女性虽婚而不育或第一胎在30岁以后亦为不利因素,但未婚者发生乳癌的危险为已婚者的2倍。生育对乳腺有保护作用,但仅指在30岁以前有足月产者。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哺乳对乳腺癌的发生有保护作用,主要是对绝经前的妇女。
  第三 婚育问题
  母亲在绝经前曾患双侧乳腺癌的妇女,女儿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为一般妇女的9倍,而且乳腺癌病人的第二代出现乳腺癌的平均年龄约比一般人提早10年左右。姐妹当中有患乳癌的女性,危险性为常人的3倍。
  第二 家族史原因
  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与大于17岁相比,乳腺癌发生的相对危险增加2.2倍,闭经年龄大于55岁比小于45岁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1倍。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是乳腺癌最主要的两个危险因素。
  第一 月经初潮早、绝经晚
  什么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在每月例行的乳房自查中,如果发现乳房有异常肿块、非哺乳期乳头有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和上肢水肿等异常症状时,应该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检查。
  备注:左乳检查变换右手,方法步骤如上。
  第八步:仰卧平躺,肩部稍垫高,举起左手臂,右手触摸左侧腋下、乳房尾叶有无肿块。
  第七步:仰卧平躺,肩部稍垫高,举起右手臂,左手触摸右侧腋下、乳房尾叶有无肿块。
  第六步:左手触摸右乳房外侧有无肿块。
  第五步:左手触摸右乳房下方有无肿块。
  第四步:左手触摸右乳房内侧有无肿块。
  第三步:左手触摸右乳房上方有无肿块。
  第二步:举起双臂,观察双乳房外形、 皮肤、乳头、轮廓有无异常。
  面对镜子,双手叉腰,观察双乳房外形、轮廓有无异常。
  第一步:
  自查步骤:
  温馨提示:由于在一个月经周期中不同时相的腺体组织可以有较大不同,所以,女性应该保持在每个月的相同时间进乳腺自我检查,以便检查结果更具有参考意义。
  原因:因为这个时间段的乳腺组织受各种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最小,乳腺腺体相对来讲比较松软,所检查到的情况不会受生理性因素带来的乳腺组织周期性充血、肿胀等干扰,能够比较真实、确切地反映乳腺组织的病变。
  场所:浴室或房间(建议环境状态是独自的、安静的、放松的);
  时间:月经结束后4至7天;
  乳房主要由腺体、导管、脂肪组织和纤维组织等构成,其内部结构有如一棵倒着生长的小树。其中,乳腺发育受女性激素的影响很大,不同的年龄阶段体内性激素会发生不同的波动,从而造成了乳房相应的变化。此外,乳房还会因种种原因发生病变,因此建议20岁以上的女性应该学会自我检查乳房,将乳房自查作为日常乳房护理的一部分,并坚持每月例行一次。
  正确认识乳腺癌,需要从正确认识乳房开始;科学预防乳腺癌,需要从科学检查乳房开始——
  ……
  “我还没结婚呢,怎么会是乳腺癌?我乳房不痛不痒,它好好的。”
  “我没得过乳腺炎,也没得过乳腺增生,怎么可能会得乳腺癌呢?”
  “我怎么可能有乳腺癌呢?我外婆,我妈妈都很健康的。”
  说起癌症,谁都会害怕。乳腺癌亦然!但是,怕归怕,女性往往因为不了解而对乳腺癌持有一种误解姿态。在就诊过程中,常常听见这些声音——
  工作地点: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住院部三楼普外一区。
  擅长:乳腺专科疾病的护理,尤其对乳腺癌的预防及乳腺癌术后的护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现任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外科一区护士长,从事外科临床护理工作15余年。
  主讲人:王小兰
  为此,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日举办了“乳房自我保健”为主题的讲座。本次主讲人王小兰护士长对乳腺癌的预防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解答了以上种种问题,为女性乳房保健导航。
  乳腺癌认识的误解有哪些呢?如何进行乳房的自我检查?什么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预防乳腺癌的五点守则是什么?
  这位“杀手”貌似很温柔,实则很残忍——轻则让女性切除肿块,重则让女性切除乳房,甚至取人性命。因此,预防乳腺癌,远离乳腺癌,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乳腺癌的出现让乳房的美丽变得“如履薄冰”。根据2000年全球女性各部位恶性肿瘤发病分布数据显示,乳腺癌已经跃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杀手”。
  乳房之于女性,不亚于生命的象征。无论是从古典雕塑,还是现代油画,在人体艺术造型中,女性乳房有着无穷的艺术生命。她不仅展现了女性成熟的美丽,还意味着哺育的责任,更是包含着伊甸园的性爱。

  专家指点乳房自检8步骤,专家指点乳房自检8步骤介绍如下: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