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巴德年近日在《2001年科学发展报告》中说,我国今后医学科学的任务将从以防病治疗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维护和增强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主;医学工作范围将从现在的出生到死亡,延伸到生前死后。
巴德年指出,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已使医学进展驶入了快车道。今后的20—30年将是医学的突飞猛进。到21世纪上半叶,
癌症有望攻克,有效防止
艾滋病的疫苗将会上市,心血管疾病发病减少,带病生存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各种简捷、准确的诊断方法日新月异,基因及其产物、细胞工程及组织工程为医学提供更多可用的药品、材料、技术和方法。卫生资源从医院流向社会、流向人群,社区的全方位保健、防疫、家庭护理和生活指导成为医学的一种主流,追求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成为一种时尚,“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真正成为现实。时间、空间、人间三维衡量的“方便就医”成为患者选择医院、选择医生的基本准则。
巴德年说,现在已有办法在胎生时期就能在人的出生前明确诊断有否疾病,并可以用手术进行校正,术后还纳子宫,使其继续发育,待成熟后娩出,连瘢痕都没有。“胎儿医学科”将作为儿科与产科之间的交叉学科在21世纪初诞生。另外,由于“脑死亡法”的实施,人脑死后,诸多脏器、组织、细胞,都是有重大价值的卫生资源和研究对象。基因库、细胞库、组织库即将成为医院的重要辅助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