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在本次会议上,欧洲肿瘤研究所Colombo报告了有关性索间质肿瘤术后化疗的进展。
性索间质肿瘤约占全部卵巢恶性肿瘤的7%,远期预后好。手术是治疗的基础,对年轻患者还可进行保守手术。了解预后因素对如何选择需接受术后治疗患者非常必要,但是,目前可利用的资料还存在争议,而且不完整。
对于颗粒细胞瘤,疾病分期是唯一一个始终有显著性意义的预后因素,其他因素如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核有丝分裂数、DNA倍体和S期细胞比例都还存在争议。由于该肿瘤生长缓慢且总体预后良好(生存率达90%),尚无资料支持对Ⅰ期颗粒细胞瘤患者术后进行任何形式的辅助治疗。
对于Sertoli-Leydig细胞肿瘤,分期、组织学分化、存在异源性成分和肿瘤破裂似乎具有预后意义。因此,术后辅助治疗适用于肿瘤为Ⅰ期、分化差或包含异源成分的患者。
过去10年间,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一直是晚期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案,PVB方案(顺铂+长春碱+博莱霉素)和PEB(依托泊苷代替长春碱)活性最高,缓解率为57%~92%。今后还应当寻找活性相同但毒性更少的联合方案。据Brown等最近报告,紫杉醇和铂类药物的联合应用似乎是今后临床试验的一种合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