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妇产科教授乔玉环、研究生郭瑞霞等人最近研究发现,某些
肿瘤抑制基因扩增或过度表达是
卵巢癌发生的关键因素。这项题为“上皮性
卵巢肿瘤癌变机理及其临床应用研究”的科研成果,最近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5年生存率仅25%左右。其主要原因是临床发病比较隐匿,缺乏特异性早期发病指征。近年研究提示,卵巢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可能是卵巢癌发生的最早期改变。乔玉环教授等应用免疫组化技术abc法,分析了35例正常卵巢组织、21例囊腺瘤、40例上皮卵巢癌及19例相应大网膜转移灶等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maspin、p53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卵巢癌变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这些变化与细胞增生变化,如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关系。结果显示:从正常卵巢、腺瘤到交界性肿瘤到卵巢癌,pcna标记指数随着卵巢癌组织学级别的升高而增大;不同类型卵巢组织间的maspin表达基本一致,癌组织中maspin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卵巢上皮、腺瘤及交界性肿瘤maspin表达率,且随卵巢癌组织学级别升高而下降;浆液性卵巢癌的p5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黏液性癌及子宫内膜样癌,随着卵巢组织学级别升高,p53标记指数逐渐增大;卵巢癌及其相应大网膜转移灶上述基因表达无显著差别。 以上结果证明:pcna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卵巢癌的恶性度,且对了解其发生发展过程及良恶
性病变有一定价值;maspin基因是卵巢癌发生过程中又一重要的分子学改变,与卵巢癌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nm23基因与卵巢癌发生有关,在卵巢癌细胞分化过程中起正调节作用;p53基因突变在浆液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意义较大,与卵巢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53与pcna标记指数呈直线正相关,而nm23和maspin与细胞增殖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