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癌症 > 癌症新闻 > 临床研究 > 正文

致癌基因新发现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5-25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与胃癌相关的物质,德国研究人员说,在胃肠道癌症中,一种普通致癌物质――二磷酸尿苷葡萄糖苷转移酶( UGT,是一种解毒酶)1A7基因具有多态性,其中 UGT1A7-3多态性与胃肠道癌症相关。 U GT1A7可催化一大批生物异生化合物(包括杂环和多环碳氢化合物以及杂环胺)的解毒,被视为导致肝癌发病的危险基因。

    葡萄牙波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说,白介素( I L)-1B和IL-1RN基因多态性可增加胃癌发生危险,危险性大小因肿瘤组织学类型不同而异。幽门螺杆菌( H p)感染是胃癌的危险因素,它首先引起胃炎,进而导致胃黏膜萎缩,再逐步演化为胃癌。 IL-1β是一种强的促炎细胞因子,可增强 H p引起的炎症反应。 IL-1B(编码 IL-1β)及IL-1RN[编码 IL-1受体拮抗剂( I L-1ra)]基因多态性均能增加 IL-1β的生成,从而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

    肝癌细胞中的新基因6月,中国研究人员还发现染色体17p13.3区在肝癌细胞中有高频率杂合性缺失,成功地克隆到了一个新基因。根据肿瘤抑癌基因的定义及该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特性,把它命名为“肝癌抑制因子1”。

    发现乳癌抑制基因美国研究人员还发现, D BC2的基因是一种乳癌抑制基因,其重要性在于它是目前与90%的散发性,即非家族性的乳腺癌相关的少数基因之一。而在以往乳腺癌的发生中,研究最为透彻的基因是与家族性乳腺癌有关。癌症的治疗还特别为女性带来福音。国内的新化疗方案 T AC(多西紫杉醇、羟正定霉素、环磷酰胺)与常规的 F AC(5-氟尿嘧啶、羟正定霉素、环磷酰胺)方案相比,前者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使术后乳腺癌复发危险降低了50%,死亡率降低54%,乳腺癌全身转移机会下降到50%以内。

    对高危癌症的甄别美国研究人员认为,早期诊断癌症似无太大作用,因为有些肿瘤会自动消失,并且一旦诊断为癌症对患者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反而不利于癌症的治疗与预防。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希德兰斯基提出,科学家应当将注意力转移到对高危癌症的甄别上来,一要证明哪些癌症是不必早诊断的和不适宜早治疗的,而哪些癌症是必须早诊断早治疗的;二要证明大多数人体内的小肿瘤在哪种条件下是可以自然缩小和消失的。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