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北京)为了定量分析牙源性角化囊肿和成釉细胞瘤的体外骨吸收效应,探讨其颌骨吸收机制,研究者收集25例牙源性囊肿 [牙源性角化囊肿(OKC)14例、牙源性角化囊肿伴感染6例、含牙囊肿(DC)5例] 和7例成釉细胞瘤的新鲜组织块行体外培养(24 h),取其上清液与SD大鼠(新生5天)颅盖骨培养体系继续培养48 h,以原子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培养体系上清液中的Ca2+含量,从而判断不同牙源性病损在体外导致骨吸收作用的差异。
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牙源性病损体外培养上清液中的骨吸收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骨钙素(BGP)和降钙素(CT)等的含量。结果各组牙源性囊肿和肿瘤引起大鼠颅盖骨培养Ca2+析出的浓度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OKC伴感染组Ca2+浓度显著高于OKC组和成釉细胞瘤组(P<0.05)。
各组牙源性囊肿和成釉细胞瘤培养上清液中IL-6、TNF-α、PGE2和CT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OKC组和OKC伴感染组IL-6含量显著高于成釉细胞瘤组(P<0.05);OKC伴感染组CT含量显著高于OKC组和含牙囊肿组(P<0.05)。这些因子和Ca2+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L-6与钙值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可见颌骨牙源性病损在体外可促进骨吸收,此作用可能与其产生的某些细胞因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