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受解剖位置的限制,通常无法或难以通过手术完全切除,而且在治疗后,脑肿瘤的局部复发是其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放射治疗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突出表现在放疗的精确性显著提高,出现了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和放射治疗等放疗技术。
这两项技术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分割次数多为单次,每次放疗剂量显著高于常规放疗技术的2Gy/次,即通常所称的“γ刀”和“X刀”治疗;后者放疗次数为多次,每次分割剂量多低于“刀”的剂量,但通常也高于2Gy/次的常规分割放疗剂量。
在23届ESTRO,与会的一些学者交流了这些技术在治疗脑部恶性肿瘤方面的临床研究结果。
德国Wurm等报告,74例未接受任何治疗的听神经瘤患者接受了脑部立体定向放射手术,放疗1次,照射剂量为1~13.5Gy。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随访的2年内,均未出现肿瘤进展。67%患者有肿瘤体积进行性缩小,正常组织早期和后期不良反应也较轻。
但是,德国Lader等和西班牙Villa等进行的研究表明,若考虑到放疗后肿瘤的局部控制和正常组织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如听觉恢复和保留以及神经功能状态评分等,在听神经瘤和脑膜瘤患者治疗中,采用立体定向放疗较立体定向放射手术更加安全有效。
对于多数脑肿瘤,临床上若仅采用以往的常规放疗,治疗效果很差。临床上似乎存在着若能提高脑部肿瘤放疗剂量,其疗效可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韩国Suh等报告了这一现象。
从理论上推测,立体定向放射手术或立体定向放疗这两项新技术在不明显增加肿瘤周边正常组织放疗剂量前提下,可提高脑部肿瘤放疗剂量,从而提高脑肿瘤治疗效果。但是,若考虑到无论立体定向手术还是放疗,每次放疗剂量均高于常规分割放疗的剂量,尽管总剂量增加不明显,这两项技术应用于临床仍然存在增加放疗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因此,意大利Urgesi等建议,将立体定向放射手术或放疗用于常规分割适形放疗后,作为肿瘤区域缩小野提高剂量放疗的手段似乎更加合理。
总之,立体定向放射手术或立体定向放疗提供了很好的提高肿瘤区域放疗剂量的可能性,但如何应用这些新技术治疗脑肿瘤,尚有待于临床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结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