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联合用药。止痛药物联合应用可以增强药效,交替使用不同类别镇痛药物亦可减少用药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机制: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止痛药与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联用,可通过双途径抑制癌痛反应。②止痛药物呈线性量效关系,其联合应用增加了量效关系的斜率,达到增效目的。③联用药物相近的半衰期,使血药浓度峰值出现在相近的时间内,产生相加作用,同时延长药效。
(3)为解除患者疼痛,规范用药方案,根据疼痛的轻、中、重不同程度,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癌性疼痛解除计划,即三级药物梯度止痛计划。第一步,选用非麻醉性镇痛药;第二步,选用弱效麻醉性镇痛药;第三步,选用强效麻醉性镇痛药。目前,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如何更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麻醉性镇痛药。过去,吗啡多皮下或静脉给药。1981年英国首先推出口服长效吗啡片(控释吗啡片),一般情况下每次100mg,每日2次。必要时可在治疗前或治疗中适当口服即释放吗啡,便能控制癌痛,使用方便,不良反应较少。我国已生产此种控释吗啡片,现已作为需要麻醉性镇痛药的首选药。
(2)按时给药。有规律地按时给药,而不是“必要时”当患者感到疼痛时才给药。按时给药就是依据药品半衰期确定每日给药次数,如哌替啶或吗啡片剂应每6h给药1次。
(1)尽可能口服给药,剂量个体化。不能口服或口含用药者可皮下、肌内或静脉给药。用药剂量必须因人而异,原则上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如果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严重的恶心呕吐、
头晕等,其用药剂量可不断增加,以控制疼痛。从最初剂量开始,根据止痛效果可每次增加剂量50%或加倍,对突发性和急性疼痛应额外加药。因活动所致疼痛,在活动前增加一次剂量。
疼痛是
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发生率在70%以上,其中30%患者有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癌痛产生的原因一般认为是:①癌肿本身的压迫、牵拉和浸润。②癌细胞转移的刺激,激活致敏痛觉感受器而引起。③病变组织产生致痛介质如前列腺素、5-羟色胺、组胺等,导致疼痛。
癌性疼痛药物止痛原则,针对癌性疼痛药物止痛原则这个问题做如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