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手术并发症:研究组发生3例(12%),分别为术后发热2例,尿潴留1例;对照组10例(24%),其中切口裂开6例,肠道损伤2例,淋巴囊肿2例,膀胱损伤、盆腔感染合并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各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35)。
2.术中情况: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为(97±33)和(134±50)min,差异有极显着性(P<0.001);手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3±110)和(259±183)ml(对照组有4例患者接受输血),差异无显着性(P=0.059)。术中肉眼判断肌层浸润的情况,研究组无肌层浸润14例,浅肌层浸润5例,深肌层浸润2例,3例术中未切开;对照组无肌层浸润23例,浅肌层浸润7例,深肌层浸润8例,累及宫颈管2例,侵及浆膜层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534)。两组切除的淋巴结数平均为13.6和19.6个,差异无显着性(P=0.377)。
二、手术情况比较1.手术方式:研究组和对照组接受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术的患者分别为11例(46%)和20例(49%);在切除子宫和双侧附件的基础上接受盆腔淋巴清扫术的患者分别为7例(29%)和7例(17%);行主动脉旁淋巴清扫术的患者分别为0和12例(29%),这些患者均为分化不良、有深肌层浸润或者术中探查见淋巴结肿大(包括可疑肿大)者。研究组有2例仅行全子宫切除术,其中1例48岁,术前诊断内膜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要求保留双侧附件;1例40岁,术前诊断内膜复合增生,故行单纯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侵及深肌层,加用放疗和孕激素治疗。研究组另有1例行全子宫加一侧附件切除术,此患者38岁,术前诊断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要求保留一侧附件。对照组有1例行全子宫加单侧附件切除术患者,此患者29岁,因为年轻故保留一侧附件,术后加用孕激素治疗;另有1例32岁,行全子宫加单侧附件加盆腔淋巴清扫术,也是因为年轻而保留了一侧附件。
结果一、手术前、后诊断情况比较研究组术前诊断为
子宫内膜癌分别为16例(67%),内膜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各3例,内膜复合增生1例;对照组术前诊断为子宫内膜癌37例(90%),内膜中-重度不典型增生3例,内膜中度不典型增生1例,两组术前内膜癌的诊断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83)。研究组手术病理分期,Ⅰa期5例(21%),Ⅰb期12例(50%),Ⅰc期3例(12%),Ⅱa期2例(8%),Ⅲa期1例(4%),Ⅲb期1例(4%);对照组Ⅰa期5例(12%),Ⅰb期24例(58%),Ⅰc期4例(10%),Ⅱa期3例(7%),Ⅱb期2例(5%),Ⅲa期3例(7%)。两组早期患者(Ⅰ、Ⅱ期)分别占92%和93%,差异无显着性(P=1.000)。研究组病理分级,G117例(71%),G27例(29%);对照组G128例(68%),G26例(15%),G37例(17%),1例不详。两组病理分级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830)。
三、统计学方法结果以x±s表示,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Wileoxon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和F精确检验。
对照组:本组患者手术步骤是:(1)进腹后探查盆腹腔,留取腹水或100ml腹腔冲洗液;(2)切断双侧骨盆漏斗韧带;(3)卵巢动静脉高位结扎;(4)切断双侧圆韧带,打开膀胱返折腹膜并下推膀胱;(5)切断双侧子宫动静脉、双侧子宫主韧带和骶韧带;(6)沿阴道穹隆环切子宫,使子宫颈也完全切除,缝合阴道残端;(8)如果进行淋巴结切除,则打开输尿管隧道和阴道直肠间隙,依次切除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10)关闭后腹膜,关腹。
二、早期治疗子宫内膜癌手术方法研究组:待全身麻醉成功后,取头低脚高截石位,置入尿管、举宫器,插入气腹针形成人工气腹。然后在腹腔镜监视下于脐部进第1套管针,在左右侧下腹进第2和第3套管针。先探查盆、腹腔,留取腹腔冲洗液100ml;然后电切双侧骨盆漏斗韧带和圆韧带,打开阔韧带和膀胱返折腹膜并下推膀胱;电凝切断双侧子宫动脉和双侧宫骶韧带;通过阴道或在腹腔镜下切除子宫并经阴道取出;缝合阴道残端并冲洗止血。如果要切除淋巴结,则打开髂血管窝,切除髂血管周围淋巴结和闭孔淋巴结。切除盆腔淋巴结的指征是术前病理检查提示
肿瘤为中或低分化,或者术中剖开标本发现肌层浸润>1/2。
资料与方法一、早期治疗子宫内膜癌研究对象及分组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3年8月采用腹腔镜治疗的内膜癌患者共24例作为研究组。本组患者术前均通过诊刮诊断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或内膜癌,并经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子宫内膜样腺癌。同期另有238例病理诊断为内膜癌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从中随机抽取4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分组方法见参考文献[2]。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别为(53±11)和(57±12)岁,体重分别为(66±16)和(69±11)kg,妊娠次数、分娩次数分别为(2.6±1.9)、(1.7±1.5)次和(2.5±1.6)、(1.9±1.4)次,既往有手术史分别为6例(25%)和13例(32%),术前有合并症分别为14例(58%)和24例(58%),以上各项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P=0.987)。
早期治疗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大多数的子宫内膜癌是早期[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1988年)手术病理分期Ⅰ、Ⅱ期的,全子宫和双侧附件切除是早期内膜癌的基本手术方式,术中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盆腹腔淋巴结切除[1]。以往内膜癌手术都是开腹完成的。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应用的普及,出现了用腹腔镜完成内膜癌的手术治疗。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自1998年1月到2003年8月共在腹腔镜下完成早期内膜癌手术24例,现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