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人类乳突瘤病毒怎麽办得到人类乳突瘤病毒感染的人是否需要立即治疗呢?这需视情况而定。如果病灶已在进行,或者已有明显的辅助因子(前面所述)不能消除时;乳突瘤病毒感染部位就需以电烧、冷冻、雷射或药物治疗。如果没有特别明显的辅助因子且病灶并未发生,则只要密切定期作追踪即可。
由於人类乳突瘤病毒染後并不一定会跑到血液中,因此,目前有人想利用抽血来筛检这种病毒的想法尚无法有很高的敏感性及诊断率。
如果病毒感染的细胞已经在变化,这时妇科医生可能可以经由阴道镜放大的检查而得知病灶部位。如果病灶部位太小或刚刚感染时,则需要依靠精密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聚合?链锁反应,来诊断。
由於没有症状,大多数病人并不会主动求医。也不自觉自己是带原者。事实上,根据我们的研究,在台湾一般有性经验的妇女中,百分之十至十五受到人类乳突瘤病毒的感染。这个数字可说相当高,值得重视。
人类乳突瘤病感染之症状人类乳突瘤病感染子宫颈上皮细胞,并不会长成肉眼可见如“疣”状的病灶。因此,绝大多数病人并不会有症状,也不会有感觉。即使妇科医生在肉眼检查下也不容易发现病灶。
子
宫颈癌之潜伏期由於需要辅助因子之配合,受乳突瘤病毒感染之细胞变化成完整的癌细胞需要的时间并不一定。在临床上,我们看到的是,由正常子宫颈变化至子宫颈原位癌大约需七~十年;而由原位癌至侵袭性癌大约需另外十年。但是,这种潜伏期可长可短。只要辅助因子配合;也可能二、三年即变成癌细胞。这也就是为什麽近年来,年轻如二十多岁的子宫颈癌病人并不少见的原因。
如果没有这些辅助因子的配合,人类乳突瘤病毒感染过的子宫颈细胞并不一定会持续恶。很多情况下,这些受感染的细胞只是停顿不变化,少数甚至回复正常。
子宫颈癌辅助因子受到人类乳突瘤病毒感染的子宫颈细胞是否一定会一步一步转化成癌细胞呢?这倒不尽然。受感染的细胞,除了需克服免疫力之外,还需要一些其他因素的配合,在天时、地利合一的适当情况下,才有机会变化致癌细胞。这些配合的因素就是子宫颈癌的“辅助因子”。到底有那些呢?“辅助因子”实际上是很多。目前,我们比较确定的是一、前面提及的家族遗传基因;二、其他病毒之感染,如人类?疹病毒第2型;三、抽烟、烟草中有许多的化学致癌物已被证实有助於子宫颈癌的生成;四、性荷尔蒙,如过量的黄体素可能使得人类乳突瘤病毒感染的子宫颈细胞生长加速;五、免疫力,全身及局部免疫力变差时,除了细胞较易受人类乳突瘤病毒感染以外,受感染的细胞的生长及变化也会加速。
有一个很难克服的因子即是遗传因素。某些特定的女性的细胞遗传有一些特定基因,使得这些人的子宫颈细胞一旦感染人类乳突瘤病毒便很快地转化。我们在临床上偶尔看到的一些子宫颈癌的家族倾向,可能就是这种情况。
除此之外,人们阴道及子宫颈的局部免疫能力也会影响人类乳突瘤病毒的感染力。当我们的全身免疫力或局部免疫力变差时,乳突瘤病毒的感染力及致癌力便增加许多。这也就是为什麽感染“爱滋病毒”或正在服用抑制免疫力药物的人比较容易得子宫颈癌。
接触到恶性人类乳突瘤病毒的子宫颈上皮是否一定会变化呢?其实并不尽然。除非子宫颈上皮或阴道上皮有裂伤,病毒经由伤口感染到最底层的具有分裂能力的子宫颈细胞,这时受感染的子宫颈上皮细胞才有机会转变成癌前期细胞,甚至终成癌细胞。
人类乳突瘤病毒主要是靠直接接触而传染。我们知道生殖器皮肤或黏膜上长出来的“疣”或“菜花”是良性人类乳突瘤病毒感染而起的,主要是经由性接触而来。恶性人类乳突瘤病毒如第16或18型主要是感染子宫颈上皮或阴道上皮,这些地方只有经由性交才能直接接触。因此,恶性人类乳突瘤病毒最主要是经由性交而传染。
人类乳突瘤病毒如何传染人类乳突瘤病毒是怎麽样传染的?它真的是那麽可怕吗?感染以後是不是一定会变成子宫颈癌?这些问题可能是大多数人最关心的。
这是医学家们首次在实验室,将正常人类子宫颈上皮细胞以恶性人类乳突瘤病毒感染後转化成癌细胞的成功范例。直接证实了“病毒可能导致人类
癌症”的理论。
这些一连串的实验很明显地告诉我们恶性子宫颈癌人乳病毒的一个重要直接致癌因子。受到这种病毒感染的子宫颈上皮细胞就有机会慢慢地转化成不正常的
肿瘤细胞。
为了证明子宫颈癌人乳病毒的直接病原,而不是巧合存在於子宫颈癌组织,我们便利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恶性人类乳突瘤病毒如第16型及18型直接注入体外培养的正常人类子宫颈上皮细胞。没有病毒感染的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在体外大约只能存活数周,分裂数次之後即先後老化而死亡。令人惊讶的是,恶性人类乳突瘤病毒感染的子宫颈上皮细胞则继续不停的分裂,不会老化,形成“长生不老”的细胞株。“长生不老”及“不断分裂”正是癌细胞很重要的特徵之一。当这种病毒感染後的子宫颈上皮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以後,我们将这些细胞注射入实验老鼠皮下。结果发现,有少数老鼠在注射部位长出出与子宫颈癌非常相似的肿瘤。如果这种病毒感染的子宫颈上皮细胞再被其他病毒例如人类?疹病毒第2型感染,或者再暴露於化学致癌物质中一段时间後,再注射入老鼠皮下:结果显示会有更多的老鼠长出更大的肿瘤。
子宫颈癌人乳病毒是怎样的呢?简单的说,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子宫颈癌均有恶性人类乳突瘤病毒感染。这意味着人类乳突瘤病毒可能就是大多数子宫颈癌的致病因子。
“恶性”人类乳突瘤病毒,顾名思义,即指与癌症有关连的病毒。最常见的是第16、18、33等型。这类病毒侵犯生殖器上皮後,有可能导致上皮病变恶化成癌。与恶性人类乳突瘤病毒有关的癌瘤,在女性最主要的是子宫颈癌、阴道癌及阴部癌等;在男性则是阴茎癌及且门
直肠癌等。
最近几年分子生物医学的突破,终於发现病毒才是子宫颈癌的直接致病原。人类乳突瘤病毒,人类?疹病毒及人类巨大细胞病毒均被认为与子宫颈癌的发生、进展、转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人类乳突瘤病毒是目前世界上所有医学家公认的最直接的子宫颈癌致病原。
性伴侣的数目愈多,代表可能经由性交传染的
性病机会愈多。的确,各种性传染病,例如
梅毒、
淋病、阴道滴虫、披依菌体等均曾被怀疑与子宫颈癌的病因有关。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这些早期被认为与子宫颈癌发生有关的性病并不是子宫颈癌直接的致癌因子。
多年以来,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性经验的年龄愈早、性伴侣愈多,或者怀孕、生产次数愈多者,愈容易得到子宫颈癌。尤其是性伴侣的数目,在几乎所有的研究中均显示其重要性。只要性伴侣数目超过四个,子宫颈癌的发生率至少提高五至十倍。如果更进一步的分析,性伴侣的数目可以细分为直接或间接。所谓间接性伴侣数目即是指妇女的性伴侣(男性)曾经接触过的女性伴的数目。这进一步的研究也显示出男性在女性子宫颈癌发生的角色的可能重要性。
子宫颈癌的危险因子早在一百五十年前,医生们就发现子宫颈癌似乎是有性经验妇女的专利品,未曾有过性行为的处女几乎不会得到此病。因此,医学家们认为子宫颈癌很有可能是经由性行为传染的疾病。
只是由於子宫颈癌的症状常常不明显,除非有定期检查,否则很可能到了转移出去以後才被发现,这时可能就不易治癒了。
我们知道癌症之所以可怕,即在於它的转移、蔓莚。只要能在转移至远处之前治疗,绝大多数癌症是可以治癒的。子宫颈癌也不例外,外科手术或放射线治疗均可以完全根治尚未转移的子宫颈癌。
只有少数“癌前期”的子宫颈细胞会完全进展至癌细胞的地步。一开始,这些癌细胞只局限在子宫颈表皮层,我们称之为“子宫颈原位癌”。这时候,我们如果仍未适时处理,这些原位癌细胞随时可能会往深层侵袭至子宫颈表皮下的组织─那里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及微血管。癌细胞一旦进入淋巴组织或微血管,即会四处流窜,先在骨盆腔的深处定居;比较恶性的癌细胞即可能蔓延至更远的器官。
子宫颈癌的发生子宫颈表皮细胞转变成恶性癌细胞并不是一夕之间造成的。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由一完全正常的子宫颈细转变成癌细胞需要数年至数十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转变过程,子宫颈表皮细胞的形态会呈现很明显的阶段性变化,我们叫它做“癌前期”。处於“癌前期”的子宫颈表皮细胞并不必然会进展至癌细胞。很多时候,这些“癌前期”细胞会停顿下来,不再继续恶化,甚至还可能恢复过去完全正常的情况。
由於子宫颈的内腔很狭窄,且平时有免疫细胞保护,一般外界的细菌及病原体在正常情况下并不容易经由子宫颈进入子宫腔。但是,由於阴道与外界并无屏障,所有外界的病原或物质均可能经由性交而到达子宫颈。因此,子宫颈表皮是子宫唯一随时暴露在外界的组织。这也是子宫颈表皮细胞容易受刺激而变化成癌细胞的主要原因。
子宫颈在那里子宫颈癌,顾名思义,就是长在子宫颈部位的癌症。子宫颈的位置就是在於阴道的最深处。子宫体与阴道就是以子宫颈来相连接。由於它的位置,子宫颈也是性交时,男性阴茎可以直接碰撞、接触的地方。
子宫颈癌的发生率一直是妇女癌症中的首位。经过多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多年努力,对於子宫颈癌的致病原因,最近几年已有相当大的突破。本文即将针对子宫颈癌的病因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单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