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
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主要症状特征为肝区疼痛、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肝脏肿大等。原发性肝癌的死亡率高,在恶性
肿瘤死亡率中居第三位。病毒性
肝炎,
肝硬化,饮水污染,黄曲霉毒素和遗传因素均是原发性肝癌的诱因。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现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
早期治疗是改善原发性肝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早期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应尽量采取手术切除。对不能切除的大型原发性肝癌的治疗鼓励采用多模式的综合治疗。以下原发性肝癌患者可以考虑采用手术切除:①诊断明确,估计病变局限于一叶或半肝的原发性肝癌患者;②无明显黄疸、肝癌腹水或远处转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③
肝功能代偿尚好,凝血酶时间不低于5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④心、肝、肾功能耐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一般来说,肝功能正常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量不超过70%;中度肝硬化者不超过50%,或仅能作左半肝切除;严重肝硬化者不能作肝叶切除,多采用联合放化疗及中医结合的综合疗法。
放疗化疗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也应用较多。放射治疗适于肿瘤仍局限的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有报道放射总量超过40Gy(4000rads容气量)合并理气健脾中药使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一年生存率达72.7%,与手术、化疗综合治疗可起杀灭残癌的作用。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较为有效的化疗药物以CDDP为首选,常用的还有5Fu、阿霉素及其衍生物、丝裂霉素、VP16和氨甲喋呤等。一般认为单个药物静脉给药疗效较差,采用肝动脉给药和(或)栓塞,以及配合内、外放射治疗应用较多,效果较明显。
中医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也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原发性肝癌属于中医“肝积”、“肝壅”、“肥气”、“痞气”、“积气”、“积聚”、“癞瘕”、“鼓胀”、“胁痛”、“黄疸”的范畴,认为原发性肝癌是由于正气虚损,邪气乘袭,蕴结于脏腑,血行不畅,痰瘀毒结而形成的。并通过病因分析,发现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脾脏关系密切,所以中医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上多用健脾益气的方法,对延长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中医学作为我国的特色医学,在原发性肝癌治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余桂清教授提出的“抑扶平衡疗法”已经成为中医中药治疗肿瘤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另外,扶正消症胶囊,健脾益肾颗粒等中成药也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起到很好的疗效,配合西医的治疗手段,一方面能协同抑制肿瘤,一方面能调节人体免疫,减轻西医治疗的副反应症状,体现了现代
癌症治疗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