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肝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早期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肿瘤越小,五年生存率越高。手术适应证为:
①诊断明确,估计病变局限于一叶或半肝者;
②无明显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者;
③肝功能代偿尚好,凝血酶时间不低于50%者;
④心、肝、肾功能耐受者。
在肝功能正常者肝切除量不超过70%;中度肝硬化者不超过50%,或仅能作左半肝切除;严重肝硬化者不能作肝叶切除。手术和病理证实约80%以上肝癌合并肝硬化,公认以局部切除代替规则性肝叶切除无期效果相同,而术后肝功能紊乱减轻,手术死亡率亦降低。由于根治切除仍有相当高的复发率,故术后宜定期复查AFP及超声显象以监察复发。
由于根治切除术后随访密切,故常检测到“亚临床期”复发的小肝癌,乃以再手术为首选,第二次手术后五年生存率仍可达38.7%。肝移植术虽不失为治疗肝癌的一种方法,国外报道较多,但在治疗肝癌中的地位长期未得到证实,术后长期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病人常死于复发。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供体来源及费用问题近年仍难以推广。
姑息性外科治疗
适于较大肿瘤或散在分布或靠近大血管区,或合并肝硬化限制而无法切除者,方法有肝动脉结扎和(或)肝动脉插管化疗、冷冻、激光治疗、微波治疗,术中肝动脉栓塞治疗或无水酒精瘤内注射等,有时可使肿瘤缩小,血清AFP下降,为二步切除提供机会。
手术治疗时的护理:
(1)术前准备:
术前1-2天,训练作深呼吸运动、有效的咳嗽,习惯在床上排大小便。
术前一天,对行手术部位做皮肤准备及全身清洁,包括剃毛、清洁肚脐、修剪指(趾)甲、剃胡子、洗头、洗澡。
术前一天做好配血、药物过敏试验准备。
术前一天上午口服泻药,并多饮水,改进半流食物。
术前晚灌肠,以便清洁肠道,晚上8时开始禁食,睡前口服安眠药,以便入睡。术前一天测量呼吸、脉搏,测体温4次,如有发热、严重感冒、咳嗽、月经来潮等,应及时报告,以考虑是否暂停手术。
术晨测体温、呼吸、脉搏,更衣,除去发夹、活动性假牙、手表及饰物等物品,交给家属保管。
术晨放停留胃管及尿管并将其固定好,注射术前针使病人镇静,然后送入手术室。
(2)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
术后的体位:根据麻醉方式和病人是否清醒而定;病人若还未清醒,可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病人若已清醒,则应垫枕平卧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功能的恢复。
术后吸氧:12-24小时,可促进病人从麻醉抑制中恢复自由呼吸,而供给肝细胞更多氧份,有利于肝细胞功能的恢复。
术后胃管、尿管、伤口引流管的作用:
停留胃管可引流出胃液及胃气,减少术后腹胀,减轻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一般停留2-3天后可拔除。在停留胃管期间,做好口腔清洁。
用停留尿管来引流尿液,可防止术后尿潴留并有利于观察尿。一般停留2天,在此期间,做好尿道口清洁消毒,预防感染;在拔尿管的前一天,挟持尿管,使膀胱充盈,训练膀胱功能,3-4小时后或者感觉有尿意时开放。
停留伤口引流管有利于排除伤口里的渗液及观察术后是否有出血现象,一般2-3天后可拔除。术后禁食2-3天,待胃肠功能恢复、有肛气排出后,开始从流质、半流质到普通食物,逐渐进食。
术后若咳嗽,可用手按压伤口部位,以保护伤口,减少疼痛。
术后伤口疼痛:可忍受的疼痛一般不需处理,病人可分散注意力;疼痛明显者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用药次数不可过频、过多,否则,易产生肠麻痹和成瘾性等副作用。
术后多取半坐卧位并及早活动:术后1-2天内,在床上活动四肢,多翻身、拍背、深呼吸、半坐位或完全坐起;3-4天后,若病情许可,则逐步离床活动。
半坐卧位:可减轻心、肺的压迫,有利于呼吸,减轻腹部伤口的张力,避免疼痛,并有利于伤口的引流,使伤口早日愈合。
及早活动: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肺活量,有利于术后身体及早恢复健康。
手术后,大多数病人都能在8-10天内拆线出院。但在其后几个星期里,还会出现疼痛现象,通常至少需要六个星期才能完全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