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我国学者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肝癌分子边界概念,并对肝癌分子边界进行了深入研究,以精确定量基因的表达,为肝癌分子边界进行了准确定位。这项由著名外科专家杜智教授完成的天津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肝癌治疗技术的研究,日前在津通过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这一研究成果对指导肝癌手术切除范围和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可能性估计,具有重要意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手术仍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但对于判断肝癌组织是否被全部切除,尚无有效的方法。现有研究表明,肝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参与、多阶段进行的复杂过程。要了解其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的分子机制,综合分析肿瘤发生过程中大量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是十分必要的。
研究人员在肝癌分子边界的实验研究中,应用抑制性削减杂交、基因芯片等技术,成功地构建了肝癌差异高表达基因文库,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获得83个基因及其相关信息。经过对10个肝癌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在肝癌周围组织中,存在分子边界。他们还对肝癌分子边界进行了准确定位。
在临床研究方面,他们对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指标与生存预后的关系和肝癌组织中多个肝癌相关基因表达与生存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印证了肝癌分子边界的存在。癌周肝组织内存在的分子边缘位于癌周1厘米,安全的手术切缘为距离癌肿1厘米处。
专家们根据肝癌分子边界设计并应用术中超声引导、荷瘤门静脉染色、切缘冷冻的治疗方法,在最大限度地保护肝脏的同时,提高了肝癌患者的5年治愈率,有效地减少了术后局部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