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发现
肝炎病毒至少有7种,但已明确的有5种,即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有关己型、庚型肝炎病毒方面的研究仍在进行中。就现已明确且被世界公认的5型肝炎,从流行病学及预后等方面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包括甲型和戊型,主要经粪-口传播,有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流行,不变慢性。另一类包括乙型、丙型和丁型,主要经血液传播,无季节性,多为散发,常变慢性。
5型肝炎病毒中除乙型为DNA病毒外,其余4型均为RNA病毒,而此4型之间也有较大差异。因此,从病原学上来看,5型肝炎应各自为独立之疾病,但因其临床表现相似,故目前仍保留病毒性肝炎这一名称。
现就目前已明确的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的特征作一简述。
1.1 甲型肝炎病毒(HAV)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外已有学者通过人体试验,证明甲型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他们的试验证明,取急性肝炎病人发病早期的血清及大便,用特殊的滤过器过滤后,将滤过液给健康人口服,就可引起肝炎发生,直到1973年,医学家才第一次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了甲型肝炎病毒。它呈圆球形,直径为27~29纳米,平均为28纳米(1纳米=1千万分之1厘米)。目前,已能通过组织细胞培养的方法将甲型肝炎病毒培养出来。
甲型肝炎病毒传染性很强,它不但能传染给人,使人患甲型肝炎,而且通过实验证明,它还能传染给猩猩、狨猴等高等动物,使它们发病。
甲型肝炎病毒对热的抵抗力较强,在摄氏60度的环境中,经过1小时仍然不能将它完全杀死。但在摄氏100度的温度下,只需5分钟即可将其全部杀灭。此外,它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也较弱,用紫外光1.1瓦,只需1分钟便可将其杀灭;在摄氏37度的条件下用1∶4000的福尔马林,需要3天才能使其死亡;用含氯1毫克/升的浓度,也能将其杀灭。
1.2 乙型肝炎病毒(HBV) 自从1965年Blumberg 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以来,各国对乙型肝炎病毒的结构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人们通过电子显微镜,发现乙型肝炎病人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血清中有3种颗粒,一种是直径为16~25纳米的小球形颗粒,另一种是直径为22纳米、长50~230纳米的管型颗粒,还有一种是直径为42纳米的大球形颗粒。后一种大球形颗粒是一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HBV)颗粒,又称Dane颗粒,它具有双层壳的结构,外部成分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22纳米的小球形及管形颗粒性质相同,最初称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一直延续现在人们提到澳抗都会明白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澳抗的来源,是由于国外一名学者在研究输血是否会发生免疫反应时,无意中发现一名曾经反复多次输血的血液病患者的血清和一名澳大利亚人的血清发生了免疫反应。因为当时这位学者还不清楚这个血液病患者的血清中有什么(抗体)物质和这个澳大利亚人血清中(抗原)物质发生反应,因此把后者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后来经过很多学者的研究证明,此澳抗与肝炎有密切关系,因此又称为“肝炎相关(伴随)抗原”。随后的研究又证明,它仅与乙型肝炎有密切关系,在乙型肝炎的潜伏期和急性期病人的血清中,都能查到此抗原,因而改称为“乙型肝炎抗原”。后来,随着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发现,才进一步明确,所谓“澳抗”,实际上就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的外壳,从而命名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以便能与乙型肝炎病毒内部的核心抗原相区别。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在肝细胞的细胞浆中形成的,在电子显微镜下检查可在肝细胞胞浆中发现,当已传染上乙型肝炎病毒还没有发病时,病人血液中就会出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因此,检查病人血液中有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就为医生判断病人是否传染上乙型肝炎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多个结构区有了深入的了解,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分为S区、前S1、前S2区,目前发现前S1、前S2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还没有发病时早已出现,且早于HBsAg,并认为,检测这两个抗原对于更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判断预后明显优于HBsAg项目的检测。有关这方面的工作已逐渐进入各医院临床实验室,相信不久的将来可能代替HBsAg等指标的检测。
除了病人的血液中能查到HBsAg外,在病人的唾液、精液、月经血、胆汁、乳汁之中也都能检查到。因此,病人的这些分泌物、排泄物也可能成为传染肝炎的传染源,其中,唾液可能在传播乙型肝炎方面有重要作用。
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外,其内部成分称为核心,在核心内含有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X抗原(HBxAg)、DNA多聚酶(DNAP)和一个部分双链的环形脱氧核糖核酸分子(HBV-DNA)。生命是由蛋白质组成,核苷酸由各个不同碱基组成,不同碱基组成DNA双螺旋结构,DNA是蛋白合成的基本核心,在病毒中起重要核心作用。如果DNA破坏最后将导致整个病毒死亡。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它在肝炎细胞的细胞核中形成。在电子显微镜下检查,可在肝细胞核中发现。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病人血清中,也会出现与核心抗原相应的核心抗体,但核心抗体与表面抗体不同,表面抗体是针对HBsAg的,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机体血液中有表面抗体,当外界侵入表面抗原时,可将其中和并驱逐体外,使机体不受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而核心抗体对人体无保护作用,如果核心抗体(HBcAb)持续升高,则说明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仍然继续繁殖,核心抗体分为IgM、IgG成分,一般认为IgM是急性感染早期出现的抗体,而且消失较早,IgG为慢性感染或急性感染后期出现的,对判断病人慢性化程度及预后有一定意义。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是在1972年发现的,这种抗原一般认为只能在HBsAg阳
性病人的血清中检查到,由于e抗原存在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部分里面,因而病人血液中如果查到e抗原,就表明在病人体内仍有乙型肝炎病毒在继续繁殖。抗原刺激人体产生的抗体,称为e抗体,抗体有人认为比e抗原出现为好,表明体内病毒繁殖的降低;但也有人认为e抗体阳性病人,体内乙型肝炎病毒仍处于繁殖状态,所以单纯从e抗体阴性或阳性判断病人疾病的恢复不太可靠,学者们认为最有意义的是HBVDNA和DNAP,此两项指标目前被认为是判断乙型肝炎病毒体内繁殖的重要指标。
目前,使用较多的乙型肝炎病毒有3种抗原抗体系统,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抗体(HBsAg、HBsAb)、乙型肝炎核心抗原和抗体(HBcAg、HBcAb)、乙型肝炎e抗原和抗体(HBeAg、HBeAb)。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进展,又相继出现2种抗原抗体系统,而且受到目前临床和实验人员的重视,即前S1抗原,前S1抗体;前S2抗原,前S2抗体。大多学者认为前S1、前S2抗原的阳性,表明体内乙肝病毒的繁殖,而前S1、前S2抗体阳性表明疾病的恢复及对再次感染起保护作用。乙型肝炎病毒对热的抵抗力较强,在摄氏60度的条件下经1小时不能将它杀灭,但煮沸15~20分钟可将它完全杀灭。用0.3%~0.5%的过氧乙酸、3%的漂白粉也可将其杀灭。
1.3 丙型肝炎病毒(HCV) 1974年Goidfield首先报告输血后非甲非乙肝炎。但用乙型肝炎放射免疫试验法检测1968~1974年美国新泽西洲输血后肝炎,发现多数病例无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排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来他又用甲型肝炎放射免疫试验法检测这些人的血清,结果甲型肝炎感染标志也为阴性,因而称之为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由于本病主要是经血或血制品(血白蛋白、血浆、丙种球蛋白)输入而传播,故又称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直到1989年,美国Choo等人应用分子免疫学技术,获得了该病毒的基因,才将本病及其病毒分别命名为丙型肝炎(HC)和丙型肝炎病毒(HCV)。
HCV有下列特性:
①直径为36~62纳米的病毒,可能是一种微小的含外膜的披膜病毒样RNA病毒;
②含有主要脂类的外膜;
③可从稀释的血浆中离心沉淀,最低沉降系数为140S;
④在蔗糖中的浮密度为1.14~1.11克/毫升;
⑤经福尔马林1∶1000,37℃处理96小时,加热至100℃5分钟或60℃10小时,20%次氯酸,紫外线照射或β丙酸内酯处理后,其传染性消失。
1.4 丁型肝炎病毒(HDV) 1977年意大利学者报告δ抗原抗体系统以来,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84年对δ因子的特性有了充分了解。将因子及其抗原、抗体和相关肝炎分别命名为丁型肝炎病毒(HDV)、丁型肝炎抗原(HDAg)、丁型肝炎抗体(HDAb)和丁型肝炎(HD)。 HDV是一种有缺陷的病毒,其生物周期的完成,在许多方面需要嗜肝DNA病毒,如人乙型肝炎病毒(HBV)、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帮助,HDV是具有完整结构的病毒颗粒,直径35~37纳米,外壳为HBsAg,内核为HDAg和一个低分子量的HDV RNA乙型肝炎病毒,可能主要在提供衣壳及装配、成熟、释放和再感染等环节上发挥作用。HDV基因组为一个单股RNA。HDV耐热,煮沸20分钟抗原性丢失不多。
1.5 戊型肝炎病毒(HEV) 既往称为流行性或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1989年Reyes等学者用分子免疫技术,获得了本病毒的基因,并将该病毒所致的肝炎命名为戊型肝炎。本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常引起暴发或流行,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上类似甲型肝炎。
HEV具有下列特征:
①病毒为圆球状颗粒,直径27~38纳米,平均32~34纳米,表面有突起和刻缺;
②在蔗糖梯度中沉淀系数为183S;
③本病毒不稳定,在4℃下保存易裂解;
④可从受感染动物胆汁中提取大量病毒,并由此获得病毒基因的分子克隆;
⑤在镁或锰离子存在下可保存其完整性,在pH呈碱性的环境中较稳定;
⑥HEV 为单股8.5kb的RNA分子所组成;
⑦可能属于杯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