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人类最常见的难治疗的疾病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肝癌的诊断技术已日臻完善,亚临床期肝癌已可被诊断。早期发现,尽快切除,也给早、中期肝癌患者带来了生机。但那些术后复发,再切除再复发,以及复发与转移的预防等问题;那些不能接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或放化疗的晚期肝癌患者,以及术后体质的恢复,放化疗后毒副反应的治疗等问题;西医则显得束手无策。这时中医治疗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则有极大的优势。
现就这些难点的解决对策作简要介绍。
难点之一:癌前期病变的预防与治疗
1. 预防
(1)指导人们改善生活条件,如饮水卫生,饮食卫生,居住条件等。
(2)积极治疗病毒性
肝炎、
肝硬化等。尤其应重视乙型与丙型肝炎的治疗。
2. 治疗
积极录求中医药治疗,控制癌前期病变的进展。
(1)补肾养肝,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常用方有:二至丸,一贯煎等。适于肝炎有肝肾不足,口干咽干、乏力失眠、腰痛膝软等症,可长期服用。
(2)健脾益气养血,促进NK细胞活性。常用方有:
人参养荣汤(《和剂局方》),十全大补汤等。 适于肝病日久体弱之人,可长期服用。
(3)清热泻火解毒,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常用方有:
黄连解毒汤,
葛根芩连汤等。适于病毒性肝炎,身热口燥,汇泻,泛黄等症,病愈即应换方加减。
(4)益气健脾,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等皆可抗氧化。常用方有:四君子汤,五子衍宗丸,固真丸(
何首乌、肉巫蓉、覆盆子、牛膝、川断、
枸杞子),补阳还五汤等。通过抗氧化而抑制肝细胞突变。
难点之二:术后复发的预防与治疗有报道肝癌根治性切除的后,其1、3及5年的复发率分别为17.1%、32.5%、和61.5%。无复发者的5年生存率远高于有复发者,分别为48.9%和11.0%。术后2年内为复发高峰期。可见术后复发问题严重影响了肝癌的远期疗效,因此预防与治疗术后复发则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1)定期复查随访:术后1~2年内每2月复查一次,2年以上可3~4个月一次,5年以上每半年一次。复查内容包括:AFP、B型超声、CT扫描、X线胸片及
肝功能等。
(2)复发的预防:复发的预防应以中医药为主,常用的预防方法和药物有:
①健脾益气,提高机体抗癌能力。常用方有: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可随证加减变化应用。
②健脾疏理气,预防肝癌复发。方选逍遥散加减。
(3)复发的治疗:对于肝癌复发,应早期发现,早期切除。不能切除的可选用西药、中药或中西医结合介入灌注栓塞治疗,
肿瘤缩小后也可考虑手术切除治疗。不能选用介入灌注栓塞治疗的可选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治疗方法可参照肝癌的中医辨证治疗。
难点之三:肝癌转移的防治
癌症转移的研究过去一直进展不大,近十年随着医学生物学及免疫学的进展,癌症转移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首先,癌浸润是转移的先决条件,浸润转移过程与“转移基因”及“转移抑制基因”有关,前者可增加肿瘤细胞转移,诱发肿瘤血管生成。近几年对中医药预防限制癌症转移进行了很多研究,热门的是有关限制肿瘤血管生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的中药研究。常用的中药有:人参、
黄芪、毛主席虫夏草、
党参、刺五加、枸杞子、
淫羊藿、猕猴桃、何首乌、灵、芝、
白术、
猪苓、香菇、
茯苓、
女贞子、山萸肉、
生地黄、
补骨脂、一等奖艟、云芝、
附子、
甘草、
青蒿、
柴胡、
黄芩、白花蛇舌草、
金银花、
川芎、生
大黄等;常用的方剂有:四君子汤、人参养荣汤、生脉散、六味地黄丸、二至丸、柴胡疏肝散等;临床可辨证加减应用。有关活血人瘀法与这类中药应用于抗癌治疗问题,近来医学界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一些活血化淤中药有促癌转移作用,如
当归、
赤芍、
丹参、
红花等,并经动物实验证实。而川芎也属活血化瘀类中药,动物实验中却有明显的抗转移作用。这与中药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复杂性有关,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难点之四:癌性疼痛的中医治疗
疼痛是肝癌晚期常见症状。疼痛的特点与性质随肿块部位、大小、生长速度及分化程度不同而异,常需止痛治疗。应遵循“三阶梯”入“按时、个体化与口服给药”的止痛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也可配合中医药,并治疗用西药止痛所造成的副作用。常用的中医止痛治疗方法有:中药内服、外敷止痛;中药内服生津润肠通便;可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
难点之五:肝癌晚期,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CACS)的辩证治疗
肝癌晚期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恶病质。导致恶病质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考虑与肿瘤消耗,肿瘤病人内分泌代谢紊乱,营养报取障碍等因素有关,另外伤害性的抗癌治疗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西医对CACS诊断治疗研究较多,一般均以营养支持作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冶效较差,多数只能获得暂时缓解。
对CACS,中医多按虚劳来辨证论治,认为与大病久病,失于调理,或误治失治,或攻伐太过,耗损正气,也与久病损伤脏腑气血功能等有关。治疗应分清五脏气血之虚,以治本四化建设清何邪侵袭致癌,以治标。
1.气虚 多心、肺、脾及肾气虚;可选用人参、黄芪、党参、白术、熟地、
紫菀、
桑白皮、茯苓、扁豆、山药、甘草、
杜仲、
山茱萸等,辨证加减应用;方选香砂六君子汤、补肺汤、养心汤、肾气丸等加减。
2.血虚 多心、脾及肝血虚;可选用人参、黄芪、茯苓、
五味子、当归、
三七、白术、山药、
大枣、
白芍、何首乌、川芎、
木香、枸杞子、鸡血藤等,辨证加减应用;方选养心汤、归脾汤、八珍汤等加减。
3.阴虚 多肺、脾、心、肝及肾阴虚;药选
百合、沙参、
麦冬、
玉竹、人参、丹参、辫参、
酸枣仁、
石斛、山药、川芎、白芍、熟地、
龟甲胶、枸杞子、女贞子、
菟丝子等;方选沙参麦冬汤、天王补心丹、益胃汤、补肝汤及左归丸等辨证加减应用。
4.阳虚 多心、脾及肾阳虚;药选人参、黄芪、
肉桂、甘草、党参、白术、干姜、附子、
鹿角胶等;方选保元汤、附子理中汤、右归丸等。
5.兼气滞血瘀 加用木香、
香附、枳壳、
川楝子、
莪术、
郁金等;兼痰湿中阻,加用生
半夏、胆南星、猪苓、黄连等;兼气滞食积,加用
砂仁、白豆营蔻、焦
山楂、炒
麦芽、炒
神曲等;兼腹胀、大便不通,加生大黄、
枳实、
厚朴、
芒硝等;兼鼓胀、少尿,加大腹皮、人工
牛黄、猪苓、
泽泻、
车前子等;兼肝胆湿热,加茵陈、
栀子、生大黄、黄连、
龙胆草、柴胡等;兼肝郁、烦闷、少寐的,加用川芎、郁金、
柏子仁、炙甘草、小麦等。
CACS的中医药治疗,应整体调理兼顾局部,辨证为主结合辨病,以补为主必兼祛邪。还应重视调节情志,治疗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