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刀”较早用于脑转移的治疗,如瑞典Karolinska学院16年治疗160例(235个病灶),控制率达64%,认为“γ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Sturm在1987年首先用15MV直线加速器的“X刀”治疗12例脑转移灶,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文献报道,经放射外科治疗的转移瘤,
肿瘤消退占25%~30%左右,缩小率在30%~50%,病变稳定为15%,三者合计为有效,一般总有效率在85%以上。
多年的临床结果已证实,体积小的AVM以及一些良性肿瘤的疗效都较令人满意,近几年在脑转移治疗领域也相当活跃,疗效也较好。
(三)有效
为非创伤性治疗,无手术感染或手术合并症,无手术有关的死亡率,立体定向放射易为不能承受手术的患者所接受。而且只要正确掌握适应证,“X刀”治疗的并发症可以很低。当日完成治疗不需住院或住院2~3d后即可出院。
(二)安全、快速
通常的四个工作程序为:精确定位、精确摆位、精确设定剂量和进行治疗。每个环节严格操作,整个治疗范围误差<013mm。病灶靶区周边外的剂量每mm按7%~15%衰减,受照病变愈小,使用限光筒口径愈小,剂量下降梯度愈大,形成高剂量靶区与低剂量正常组织,界线分明尤如“刀”切,保护了正常组织结构。在治疗病人时,首先根据CT、MRI所得的靶区与周围器官和组织的三维解剖,利用计划系统计算出射野照射方向上应有的强度分布,然后按照设计好的强度分布在治疗机上实施治疗。这种方法必须使高剂量放射线的分布形状在三方向上与靶区形状一致,将放射线最大限度地集中在病变靶区内,使其周围正常组织或器官的受量控制在常规照射剂量水平之下,从而可望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并减少放射治疗的合并症,使病人得到良好的生存质量。国内外放疗界将此视为放射肿瘤治疗学上的一项重要变革,且认为其在今后将会有更大地发展。
(一)高精度
从价格、功能以及多方面综合因素考虑,近几年“X刀”发展较快,较广泛地应用于治疗脑转移。其兼容性好,既能保证常规放疗,又可进行放射外科的一次大剂量照射;除颅内疾患,还可逐步延伸至头颈及其他部位的立体定向放射;且在功能、效率、价格比方面较为合理和可取;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单个科室管理的格局,放疗科、外科、内科的各类人员直接参与治疗,因而促进“X刀”在临床的应用和发展。它具备如下特点:
肺癌放射源比较,针对肺癌放射源比较这个问题做如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