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中医治疗本病应在中医辨证理论具体指导下,辨明虚实邪正,在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理论观点上,抗癌治疗和扶正固本治疗相结合,辨证治疗与辨病治疗相结合。
中医学认为肺癌发病的病因病机是正气内虚、痰凝毒聚和脏腑阴阳失调,具体辨证分型又有5~6种之多,但仔细研究,究其根本,则为"气虚"。正气内虚当为气虚,不需阐述;痰凝毒聚,其因则为水湿停留,气不足而运化不利导致;脏腑阴阳失调,脏腑功能降低,亦是气虚表现。肺为娇脏,五脏之华盖,阳常不足,故其"气虚"之中应以"阳虚"为主。纵观医家之论,鲜有把"阳虚"定为肺癌病机根本之说。
参阅部分学者意见根据实践观察应用,证实该病机探讨正确,以此指导临床治疗,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绝大多数肺癌患者,尤其是早中期、中晚期患者,均表现为舌质偏胖,苔薄白,其他如面色苍白、乏力、倦怠等阳气虚证或多或少,或明显或不明显地存在着。经用温阳扶正药调理后好转,但停一段时间(1个月左右)后又基本恢复原状,再用温阳药物又得以改善。
根据中医学的病机分析及医疗实践证明,肺癌的根本病理病机为"阳气虚",故温阳益气之法宜贯穿于肺癌治疗的始终。其基本方(肺癌主方)为:
人参(或西洋参)10g,黄芪30g,麦门冬15g,五味子9g,桂枝20g,炮附子30~60g(先煎),菟丝子15g,女贞子15g,鹿茸3g,仙灵脾15g,沙参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