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心理支持 慢性肺部疾病病人病程长,术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悲观、焦虑心理,担心手术安危、效果及术后是否致残。
肺癌病人往往短时期内得知病情,难以接受事实,极易产生恐惧、悲观等不良心理,担心手术效果,害怕死亡。亲属的紧张情绪可对病人的不良心理产生负性影响。护士应以满腔热情、和蔼可亲的态度关心、同情病人,深入了解病人和亲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强调手术效果和治愈的希望,并动员亲属给病人以心理上和经济上的全力支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讲解手术方式和各种治疗护理的意义、方法、大致过程、配合与注意事项。坦诚回答病人有关疼痛、不适和治疗上的疑虑,说明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导尿管、吸氮和输液的意义,争取病人理解与合作。告知病人手术后进行腹式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及早期活动的意义和方法。让病人及家属与同病种术后病人交谈,手术病人的亲身体会最具有说服力,能使病人情绪稳定,充满信心。
5改善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由于感染、发热及
肿瘤组织异常增生,导致病人机体消耗过大,全身状况较差,常出现
贫血、低蛋白血症而影响伤口愈合。需指导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贫血严重的病人适当输血,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4
肺结核病人按
结核病常规护理。
3口腔卫生 口腔是进入下呼吸道的门户,细菌易通过口腔进入下呼吸道,故应加强口腔卫生,及时处理口腔慢性感染和溃疡。病人咯血或行体位引流后应及时进行口腔护理。
2咯血病人的护理 肺部疾患病人可能发生大咯血,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大咯血的征兆,立即备好抢救用物,做好抢救准备。病人发生大咯血时,须确保呼吸道通畅,用吸引器吸出积聚在口腔和呼吸道的血液,紧急情况下可采用头低足高位行体位引流,同时协助轻轻拍背,将气管内血液排出,以免发生窒息。遵医嘱给予止血药、镇静剂,加强心理支持,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
(2)体位引流 痰液较多或支气管造影后需协助排出造影剂的病人,可采用体位引流法。即利用重力原理,使肺内病灶部位于高处,头朝下,使分泌物顺支气管开口方向由小支气管经支气管到大气管,以咳嗽或吸痰的方式排除分泌物。病人的体位依照引流肺段的解剖位置不同而调整。通常每日于饭前及睡前进行,以防恶心、呕吐及吸入异物,根据病员耐受情况持续10~20分钟或更长的时间。指导病人用鼻缓缓地吸气,缓缓地呼气,有利于分泌物顺利流出。行体位引流前,护士应了解病人的诊断、波及的肺叶及肺段、心脏功能和有无胸壁或脊柱结构的异常。病人咯血、生命体征不稳定时,禁忌行体位引流。体位引流时护士应守候于病人身旁,顺引流方向轻拍病人背部,以提高引流效果。注意观察痰液的量、颜色、黏稠度及气味,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病人出现虚汗、心悸等症状,应立即终止引流。
(1)观察呼吸道症状 改善呼吸功能 咳嗽、咳痰、咯血是肺部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应注意观察咳痰的音调、痰量、性状,观察咯血的量和次数;正确采集痰标本,送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试验,以及痰细胞学检查,并做好痰液的处理工作。病人常因感染、气道阻塞、
胸腔积液、疼痛,引起肺气体交换功能障碍,临床上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因难、发绀等症状。遵医嘱持续吸氧2~4L/min,应用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氨茶碱、抗生素行药物超声雾化或氧气雾化吸入,同时给予解痉、抗感染药物,以达到稀释痰液、消炎、解痉、抗感染的目的。鼓励并指导病人做腹式深呼吸和有效排痰,因胸痛影响排痰者,可遵医嘱给予镇痛处理。应说服病人严格戒烟。
1呼吸道护理
肺癌的术前护理,针对肺癌的术前护理这个问题做如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