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影响药物疗效的其他因素:
影响抗癌药疗效的因素有哪些?
1.药物的选择性:药物对
肿瘤细胞的选择性低,在杀伤癌细胞同时,对机体的正常组织,特别是对造血组织、上皮组织这些更新型组织亦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选择性低的原因是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在生化代谢、DNA修复过程等方面的差异不够大,现有的药物对它们没有明显的选择作用。因而,大多数药物的安全范围很窄,其中骨髓抑制更是限制用量和疗程的主要因素。另 外,一些药物对肝、肾等重要器官尚有损害作用。加上许多药物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有促进肿瘤播散和增加感染机会的弊病。
3.肿瘤本身的原因:GF值高的肿瘤对周期特异性药物比较敏感。而肿瘤生长的特点是体积愈小,GF值愈高,体积愈大,GF值愈低。故药物疗效与肿瘤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早期用药效果较好,晚期疗效较差,这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与血管减少、药物不易进入瘤组织,以及免疫功能降低等因素有关。
目前抗肿瘤药物的疗效还不够满意,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2.药物杀伤癌细胞的比率:抗癌药是按一级动力学杀伤癌细胞即按一定比率杀伤癌细胞的,不论原来癌细胞的数目有多少,一 定量的药物只杀伤一定比率的细胞,加大剂量也不能杀伤全部癌细胞。
①耐药性的产生:如前所述,药物杀伤癌细胞是按一级动力学进行的,单靠药物杀灭全部癌细胞是不太可能的,要使癌细胞数量减少到机体免疫功能所能控制的水平,即10(6)个以下,也得反复几个疗程,但这就容易产生耐药性。许多报告认为,抗药基因的扩增是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此时要想增大剂量,患者的骨髓和上皮组织等多不能耐受。因此耐药性的产生给肿瘤的治疗带来很大困难。采取轮换用药或合并用药的方法常能延缓耐药性的产生。最近的研究指出,钙拮抗剂(异博定)可延缓或消除耐药性的研究指出,钙拮抗剂(异博定)可延缓或消除耐药性的发展。
②给药方法:用药剂量、给药途径、药物的选择及联合用药是否得当都会对疗效发生影响。如用5-FU治疗
肝癌,肝动脉插管给药的疗效显著优于静脉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