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npc在北方相对低发,医患人员对npc认识不足,加之其病灶隐匿,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使得北方npc患者就诊时多为中晚期,失去了治愈的时机。ebv与低发区npc的相关性提示ebv抗体检测亦可作为低发区npc早期诊断方法,ebv基因检测也可参考,特别是在我国制定了分子诊断应用范围、条件及质量控制后,以pcr为主的基因扩增技术将在临床常规应用上有良好的前景[2]。
本研究发现,ebv感染与北方低发区npc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病人血清中存在特异性ebv相关抗原抗体,且抗体水平与病理类型及临床预后相关。npc组织中存在特异性ebv基因片段,优势型为a型ebv。阳性率随组织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所检的5例未分化癌中均存在a型ebv基因,这与国外学者有关低分化和未分化npc与ebv感染关系密切的观点是一致的[1]。
三、讨论
3.npc组织中ebv基因检测结果:总检出率83.78%,其中a型75.68%,b型8.10%无复合感染。对照组织无1例阳性,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56,p<0.05),a型与b型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意义(χ2=31.98,p<0.01)。a型ebv基因阳性率随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分化好(37.75%)与分化差(86.21%)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χ2=7.85,p<0.01)。
2.ebv-vca抗体水平与临床预后分析发现放疗前抗体水平愈高,复发率越高,复发组抗体滴度≥1∶1 280者比率(72.72%)明显高于无复发组(54.76%),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79,p<0.05)。放疗前抗体水平愈低,其5年生存率越高,抗体滴度≤1∶10的患者5年生存率(66.67%)高于≥1∶20者(36.17%),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03,p<0.05)。
1.ebv-vca/iga抗体检测结果:npc组阳性率96.68%,滴度分布1∶5~1∶5 120,对照组为32.99%,滴度分布1∶5~1∶20,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75.62,p<0.001)。随npc组织分化程度降低,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增高,几何平均滴度(gmt)也随之增高。高分化(中分化)与低分化(未分化)两组之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意义(χ2=7.41,p<0.01),两组阳性率分别为80.95%及98.42%。
二、结果
3.统计学处理:卡方检验。
2.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结合凝胶成像分析方法检测37份npc组织及对照组20份鼻咽慢性炎症组织中a型及b型ebv基因,扩增产物长度均为194bp,试验设阳性和阴性对照,dna分子量标准为hae ⅲ/φx174。
1.采用间接免疫酶法检测了211例npc患者及对照167例其他头颈部肿瘤患者血清中ebv-vca/iga抗体,以1∶5为阳性,其中106例npc患者做了抗体水平与临床预后分析,随访时间5年,患者均为黑龙江省籍。
一、材料与方法
为了探讨低发区鼻咽癌(npc)与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ebv)感染的相关性,我们从血清学检测、临床预后分析、基因检测等方面系统地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99年第6期第22卷 简报
北方低发区鼻咽癌与eb病毒感染